城市管理

  • 发布时间:2018-07-26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

1、北京造林:从绿起来美起来到“活”起来

来源:北京日报    2018年06月13日

 

日前,菜市口地铁站附近的广阳谷城市森林中,市民正愉快散步。

一片林子,如果没有鸟儿的啁啾,没有松鼠的嬉戏,没有蜜蜂、蝴蝶的翩跹飞舞,是否还可以称得上生机勃勃?在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超四成的今天,这样的追问,不管是专司造林的园林部门,还是热心生态改善的专家学者、普通市民,都越来越多。

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正在进行。这次工程一个标志性变化,是首次在造林技术导则中浓墨重彩地提出了“丰富生物多样性”“完善生态廊道”“构建生命共同体”等绿化造林理念,并且在操作细则中细致到如何为蝴蝶、蜜蜂、刺猬、松鼠等小动物配置相宜的花草灌木,预留充沛的水源地以及适宜栖息、筑巢、繁育的林间场所,都有具体的技术规定。

“这是北京市绿化造林理念的一次变革。”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70年来,北京的绿化从初期的“绿起来”,到中期的“美起来”,现在已往“活起来”转变。也就是说,在实现“绿和美”的基础上,要让林子变得更有生气。

之所以称之为标志性变化,是因为过去不管是追求快速变绿,还是追求景观靓丽,很大程度上还是立足于人的视角,为的是人的舒适和便利;把小动物的生存需要纳入造林的技术考量,背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理念突破。

这样的转变不是突如其来。早在10年前,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营建中,就有堪称“先锋”的尝试。奥森里有一座横跨北五环的廊桥,是连接公园南园和北园的唯一通道。和常见的钢筋水泥桥面不同,这座桥上遍植树木花草,和公园林地无异。按照设计师的理念,这座廊桥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游人通行,还是小动物们的迁徙通道。

生态廊桥的效果怎么样?“我在桥上见过野鸡,其它像昆虫类的、爬行类的小动物,经常能看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园林工程部主任王军说。另外让她惊喜的是,本来在桥这头栽植的地被植物高山紫菀,其籽种经过风力传播,渐渐地在桥那头也长出了绿油油的一片。经年累月之下,生物廊道的作用渐渐显现。

10年前的先锋理念,现在已经化作首都园林绿化的广泛实践。从去年开始,以“近自然”为理念的城市森林首次在北京核心区露面。在车水马龙的菜市口、新街口等地,树种繁多、高矮参差的“野意”植物群落,引来了猫头鹰、斑鸠、蜂鸟蛾等动物盘桓栖居。

随着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启动,师法自然、力求生物多样性的绿化造林理念在更大范围推广。今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出台的《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技术导则》提出,造林地块或与原有林地连接后面积超过300亩以上的区域,每100亩应设置1处鸟类等动物的食源、筑巢场所,每处面积不少于4亩。具体什么样的植物配置,可以吸引什么类型的动物,技术导则中还附有推荐列表,涉及的动物有大山雀、花松鼠、池鹭、蝙蝠、刺猬、翠鸟、碧凤蝶、中国林蛙等上百种。甚至如何为刺猬、蜥蜴等小动物提供便利的筑巢条件,都有详细说明,如“利用整地拣出来的石块来堆置石堆,要求石块大小不一,自然堆放,可以夹杂草团、土块。当地石块不够时可以不堆成土堆。石堆或土堆每个场所不少于10个,每个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高度不低于0.5米。”

 

2、成都低碳城市建设亮点纷呈 低碳转型步伐坚定

来源:成都日报    2018年06月04日

 

2017年,成都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加入“中国达峰先锋城市联盟”,提出了“2025年达到碳排放峰值”的目标。

成都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绿色促发展,低碳惠天府”,全面推进构建绿色低碳制度、产业、城市、能源、消费、碳汇体系和提升低碳发展基础能力等“六体系一能力”重点任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日前,《成都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低碳发展蓝皮书”)重磅“出炉”,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成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最新进展,深刻挖掘了全市绿色低碳循发展各重点领域发展成效、各区(市)县亮点工作及典型企业特色举措,展示了一幅具有成都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全景图,为全市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城市低碳转型发展新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在成都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将深刻领会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城市低碳转型,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有效控制排放总量为硬约束,以市场化为取向推进低碳发展,着力推动多层次复合碳市场建设取得重点突破,着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有机融合,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低碳制度:绿色低碳转型政绩导向更加鲜明 市民低碳行为将量化奖励

成都立足于本地特色,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了鲜明的绿色低碳发展政绩导向。在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绩效评价考核问责机制方面,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及相应指标体系,印发《低碳城市建设区(市)县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明确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强度作为约束性目标对各区(市)县进行考核,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绩导向更加鲜明。

同时,根据“低碳发展蓝皮书”,正加快构建鼓励市民低碳行为的碳普惠机制。以市民低碳出行、企事业单位推动电能替代和节能减排等行为为切入点,研究量化公众与企业节能降碳行为产生的减碳量,通过开发运用相应的碳减排量化方法学核准减碳主体的“碳资产”,为市民、小微企业建立“碳账户”,运用普惠机制通过兑换生活用品、再生产品、公交免乘次数、共享单车免骑次数甚至现金奖励等形式实现对低碳行为的有效激励。

绿色经济:全市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企业达331家 新登记绿色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增长59.96%

成都聚焦新经济,瞄准国内绿色经济发展领先城市,着力依托产业功能区及园区,构建“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绿色金融、森林康养”5大产业重点发展区和 “绿色建筑、绿色低碳第三方服务、城市静脉”3大产业聚集区,促进成都绿色经济发展全面提速。

根据“低碳发展蓝皮书”,2017年,全市新经济总量指数、发展指数、竞争力分别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第六和第七位,绿色经济加快发展;新登记绿色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增长59.96%,高出市场主体平均增速16.66个百分点,新增注册资本523.88亿元,居“六大新经济形态”第2位。同时,以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建立,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企业达到33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4亿元,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6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我市印发了《全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将全面完成产业功能区及园区总体规划编制,优化完善了产业布局规划。产业功能区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防止重复建设、无序投资,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低碳、降碳行动。

“低碳产品、低碳企业和碳足迹认证是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对于企业树立绿色低碳良好形象、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展示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正积极开展节能低碳产品认证试点,建立低碳认证制度,印发了《成都市加快推进低碳产品认证工作方案》,建立认证试点备选企业库。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7家企业13个认证单元获得低碳产品认证或碳足迹认证证书,认证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节能降碳:全面开展电能替代行动2017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55.4%

成都不仅做低碳城市建设的“加法”,也做节能降碳的“减法”,加快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着力破解清洁能源利用瓶颈,全面开展电能替代行动。加快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建设清洁能源生活区,推进“煤改电”“气改电”,确定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崇州市、彭州市为成都市“以电代煤先行试点”,分类有序推进工商业企业清洁能源改造工作。2017年全市完成889台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压减燃煤97.8万吨,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30万吨。

同时,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与国电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培育配售电市场主体;推动成都工投集团、国电大渡河公司、国网成都供电公司三方共同组建成都综合能源公司,统一集中调度供应,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提供综合用能服务和优价供电。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还通过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节能降碳。根据“低碳发展蓝皮书”,2017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分别下降3.21%和5.5%,清洁能源消费占比55.4%,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推进全市造纸、印染、涉磷化工等73家企业水污染清洁技术改造,完成100户企业落后产能淘汰目标,实现年节约标准煤8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23万吨。

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成市民新风尚 骑行减排量居全球12个样板城市第3位

成都活力时尚的低碳生活方式正加快培育,低碳生活正成为市民的新风尚。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运营里程达到179公里,日均客流量约320万人次;快速公交和微循环社区巴士与轨道交通实现无缝衔接和换乘,获批首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加快提升,自行车以共享形式回归城市,全市累计投放共享单车约123万辆,年减排二氧化碳约6.8万吨,骑行减排量居全球12个样板城市第3位;实施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停车收费减免、不限行不限号、启动专用号牌等鼓励政策,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4万辆,累计建成充换电站296座、充电桩近万个……一年以来,绿色出行已经成为市民最便捷的出行选择。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方面,成都探索形成“成华区环卫延伸服务模式”“双流区多方多级联动模式”等多种新模式。2017年,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63万户,新增覆盖居民小区1500余个,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23%,全市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累计达126万户。

同时,成都积极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推广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加大建筑节能力度,成功入选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最佳城市十强(数量)。“低碳发展蓝皮书”显示,2017年全市通过国家绿色建筑标识评价项目114个,星级绿色建筑面积达1257万平方米,涌现了中节能大厦、中航国际广场、大源国际中心、麓湖总部等一批优秀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产业化“设计—生产—施工”产业链初步形成。

国际合作:中瑞低碳城市示范项目深入推进 成都入选首批“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

根据市政府与瑞士发展合作署签署的《关于中国—瑞士低碳城市项目合作备忘录》,双方成立中瑞低碳城市试点项目指导委员会,确定在温江区实施低碳城市示范项目,作为中瑞两国创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下的国家级城市合作项目。

“目前,项目已经从低碳理念、低碳规划和低碳项目上开展了三个层面的合作。”据温江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瑞士发展合作署、成都市发改委和温江区政府组成的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今年还拟在引入瑞士建筑能耗认证体系、温江区垃圾环保发电厂可行性研究、共同成立低碳产业基金、开展低碳能力建设培训、参与“可持续城市”论坛等7个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

这只是成都努力提高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力与知名度,积极拓展绿色低碳国际合作领域的一个“缩影”。2017年,成都还以“‘一带一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成功举办了联合国人居署首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入选了首批“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并正式发布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成都宣言》,倡议构建包容开放的城市发展环境、践行绿色低碳的城市理念、完善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实现城市治理的共享与创新。

 

3、上海垃圾分类:探索"定时定点" 用"阵痛"换长效

来源:解放日报    2018年06月04日

  

上海近日实施的《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转变思路,首次提出鼓励居住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才能投放垃圾,如此不方便,能行吗?

原因:乱扔可明确追责

对于定时定点投放,崇明堡镇虹宝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黄青愉一开始很担心。这个1500多人规模的社区,对29组垃圾桶十分依赖,如果要定时定点投放,就必须撤走这些垃圾桶,让居民到指定的3个集中投放点扔垃圾。

“有些人多走一步都嫌烦,定时定点后,最远的居民扔垃圾单程要花五分钟,肯定闹情绪。”黄青愉表示,疑虑还在动员者中蔓延,一些干部和志愿者认为“肯定不会成功”,并且质疑为何要定时定点。

思路的转变发生在一次交流会上,当崇明城镇化地区的干部正就垃圾分类难推进而相互吐槽时,许多来自农村的干部却“一脸轻松”。讨教下来,这些农村并没有十分“惊艳”的做法,无非就是“定点投放+定时监督”——每家每户门前靠近主干道的地方放置了标上家庭号码的干湿垃圾桶,保洁员或志愿者每天查看桶内垃圾,做得不好,当场指正;多次拒不整改,将取消评奖评优资格,一些普惠性的补贴也悬了。

就是这种看似简单的做法,解决了长久以来垃圾分类难推进的一大“症结”——投放者的责任难明确、难追究。农村的垃圾桶与住户一一对应,扔好扔坏一目了然,投放者难辞其咎。反观城镇化地区,大多情况下,一组垃圾桶对应一幢楼,垃圾谁扔的都不知道,事后追责几乎不可能。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环卫处处长徐志平坦言,目前上海农村地区垃圾分类的推进情况普遍好于城镇化地区,关键原因正是通过定点投放,把责任明确落实到家家户户;而城镇化地区,由于投放总量大、频率高,撤掉垃圾桶后投放距离长、矛盾大,实施定时定点的阻力远大于农村,所以一直踌躇不前。

尽管阻力大,但虹宝社区仍在去年年底毅然推进定时定点。黄青愉表示,几个月来,居委会和小区物业都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可效果却是实实在在的。过去,整个社区29组垃圾桶,如果每组垃圾桶都要人盯,就至少要29名志愿者; 如果每家每户每周至少做一次上门垃圾分类宣传,动用的志愿者更是数以百计,而且“凭空”指导的效果可能打折扣。现在定时定点后,社区有限的人力资源都可以集中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大的效率,来一个帮一个、来一个盯一个,也让居民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更难忘的监督,可谓一举两得。

手段:抓“消极分子”痛点

要让“定时定点”顺利推行并平稳运行下去,必须避免“第一扇破窗”的出现。所谓“第一扇破窗”,就是个别居民因定时定点不方便,在前往指定投放点的过程中,将垃圾直接扔在了楼下、路上或垃圾箱房外。一旦这种行为没得到有效遏制,其他居民就可能效仿。

上航新村居民区从去年10月开始试点定时定点投放,300多户居民听说只能到一个垃圾箱房去扔垃圾,而且每天上下午分别只开3个小时,一下子“炸了锅”。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朱雪菊将刚开始试点的一个多月称为“阵痛期”,整个垃圾分类推进小组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来堵“第一扇破窗”,有些垃圾甚至偷扔到了小区外的绿化隔离带里,物业不得不组织清洁工定期“超范围”清理。

“你扔我捡”,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干了20年社区工作的朱雪菊出了一个“奇招”,将那些不守规矩的垃圾袋拆开,从中寻找蛛丝马迹。通过外卖订单、快递单上的地址,很快就锁定了问题住户; 袋里没有效信息的,通过公共区域监控摄像头来找“嫌疑人”。为让他们长记性,一张张“友情提醒”贴在了问题住户所在楼的入口处,“含蓄”地指出该楼内有住户未遵守规定。与此同时,居委会和物业“悄悄”入户做思想工作,提醒拒不整改的后果很可能是直接曝光门牌号。没过多久,整个小区乱扔垃圾现象几乎绝迹。

推进定时定点,单靠一支素质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还不够,更需要一套精细化的社区自治机制。上航新村居委会有着堆成小山的台账,这些“大数据”将去年10月以来,每家每户每天投放垃圾的次数、破袋与否、干湿分离与否、绿色账户记分与否、支持配合与否等信息详细记录在册。参考这些数据,居委会结合每家每户的年龄、教育层次、职业特征、生活习惯等情况,制定出了“个性化”的促进分类方案。比如,多人合租户,要指定一名“舍长”,负责该户垃圾的投放;外籍户主,通过社区内的外语人才,对其进行一对一培训和监督;考虑到上航新村有不少居民就职于航空系统,程家桥街道还和东航、国航、春秋等航空公司组建了党建联盟,通过单位和社区两条线,共同推进垃圾分类。

经过近半年,越来越多的可回收物被挡在垃圾桶外,湿垃圾不和干垃圾“抢地盘”,上航新村日均生活垃圾已至少减量三成。今年,“上航新村模式”还将在程家桥街道复制推广,在商品房、售后公房、别墅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内探路。

建议:强约束产生分类动力

参照海外经验,定时定点投放是公认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一剂良方,相比上海正在试点的“定时定点”,境外一些地方的做法相对更“麻烦”,给投放者制造的“不方便”更多。

比如在上海世博会上为人津津乐道的生活垃圾分类“台北模式”,定时定点投放是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人们不按照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等候垃圾车,那么只能把垃圾尤其是容易发臭的垃圾放回自家冰箱或是安装了除臭设备的车库。因为直到下一次垃圾车出现前这些垃圾没人收运,随意处置则将遭到法律制裁。如今,不少台北居民一听到垃圾车《致爱丽丝》的音乐响起,就会条件反射地想起垃圾分类。

在日本,定时定点还不够,还必须做到极其细致的定类。超过10种类别的垃圾,每一种都固定了专门的收运时间和地点,一些种类的垃圾,错过一次收运可能要等一周甚至一个月。因此,知晓每天回收哪一类垃圾、该到哪里去投放,是当地民众的必修课。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戴星翼表示,在垃圾分类这件事情上,许多居民缺乏驱动力,而制定定时定点投放规则,对投放垃圾的过程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就是制造一种动力。当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后,生活垃圾分类就将从被动真正成为自觉的习惯。

 

4、智能+洁净+人才+ 广州城市管理服务亮出“高精尖”
来源:金羊网    2018年06月26日

   

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传统的城市管理?在垃圾围城逐步破解的今天,先进的终端处理设施如何让生活垃圾真正变废为宝?在日益强调工匠精神的今天,如何让优秀人才使出绣花功夫为市民服务?6月23日,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在天河体育中心举办大型城市管理开发日活动。广州城市管理众多高精尖产品,被展示予公众。

绿树成荫街巷翠,繁花似锦满城香。一起看看优秀的城市管理产品,如何让广州市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智慧城管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碰撞

每天都要巡街的城管执法人员,要走多少路呢?今年3月,2018年广州城市管理首个开放日,城管队员日行2万步为市民服务一事一经报道,既让市民感叹队员们的用心服务,同时亦关心队员们累不累,以及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为市民快速服务。

“在广州的城市客厅,只要有需求,就会有队员快速为市民和游客服务。”6月23日天河体育中心大型城市管理开放日现场,天河区城管执法特勤女子中队队员骑着电动平板车巡逻的场景,引市民游客关注。这种让城管队员迅速到达服务现场的交通工具,经天河区试用近一年后,被认为能快速处理花城广场、天河体育中心一带的城市管理问题。“日常巡逻我们还是以步行为主,但在有条件的地方,这种富有科技含量的交通工具对我们帮助很大。”骑在平板车上的女队员说。

为解决通车主干道日常保洁问题,广州不少基层环卫部门购置洗扫车为市民服务。一台从今年4月起在广汕公路试运行的新款大型洗扫车,“悄无声息”地在天河体育中心展示。

“这是最新购置的,广州第一辆纯电动洗扫车。”驾驶员汤师傅介绍,只需充满3.5小时的电,洗扫车就能连续工作超过6小时。通过两个月试运行,汤师傅认为这台车洗扫效果不输传统柴油洗扫车,且具有零油耗、零排放、低噪音的特点。它的试运行,使广汕公路天河段居民,减小了洗扫车凌晨作业时的噪音污染。据悉,广州将根据纯电动洗扫车的试用情况,考虑进一步普及纯电动车在城市管理作业车上的运用。

“请您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在天河体育中心,多台机器人在开放日活动中自动行走,以人机对答方式向市民游客介绍广州垃圾分类政策。这款名为“小村”的机器人,有望在多个城市管理宣传领域,为市民服务。

你有悄悄话想对城管说?试试智能的方式吧。活动现场,设置了一座“城管寄语小屋”,小屋内有一间安装了录音录像设备的电话亭,市民游客对广州城市管理的建议,可以在电话亭内录制,城管部门将根据市民的悄悄话,提供和改善服务。

 围城破解精细化处理让垃圾变废为宝

提及广州城市管理,不少人会想到困扰广州多年的“垃圾围城”。随着今年上半年广州生活垃圾资源热力处理能力达到每天1万吨,南沙、从化、增城、花都等区已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通过精细化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更容易。

“家庭用的垃圾袋可以装12种不同的垃圾,小区楼下的智能分类垃圾箱也可以装12种不同垃圾,在家把垃圾分类装在袋子里,到楼下就可以分类投放,即时换取现金和礼品了。”在开放日现场,一款产自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智能垃圾分类设施被展示。这款智能分类系统,有助更多市民“能卖拿去卖”,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即时提现。目前,这套系统已在广州和广州以外多个社区投入使用。前端的精细化分类,有助城管部门的后端分类运输和处理。

分类后的垃圾去了哪里呢?除了可回收物如前文般即时变卖市民获利外,餐厨、其他类垃圾将被送往广州新一代终处理设施。即将投入使用,位于广州东部固体资源再生中心的生物质处理厂,每天可处理餐饮垃圾400吨,厨余垃圾600吨。结合粪污和动物固废的处理,处理后产出的沼气可每天发电24万度,生产生物柴油20吨,肉骨粉13吨。该设施的投入使用,将使占广州生活垃圾比重近一半的餐厨湿垃圾,获得创新处理方式。不便回收或回收性价比较低的其他垃圾,可送至新一代资源热力电厂处理。根据广州环保投资集团的统计,广州已建成和规划在建的资源热力电厂,处理能力将达到每天两万吨。通过资源热力、沼气、光伏等方式处理的生活垃圾,将每年为广州提供40亿度的上网电量。

通过精细化分类和处理,广州不仅解决了过去填埋为主的原生垃圾处理方式,还让生活垃圾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垃圾处理,不再仅仅是为了市容环境的干净整洁。

装备升级有赖城管人才培养和投入

城市管理智慧化,垃圾处理不再仅仅为市容环境……众多创新应用背后,离不开优秀城市管理人才的付出。3名广州城市管理的优秀人才,在活动现场讲述所思所想。

“我在25年前加入广州环卫队伍,那时的设备无法跟现在对比。”党的十九大代表,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黄埔区城市管理机械化作业中心环卫工人颜柏青回忆,他和同事最初是手推一辆垃圾车上路,拿着扫把人工打扫后将垃圾倒进手推车再去下一个地方。先进的洗扫设备让拿扫把扫街的环卫工人变身机械师傅。颜柏青认为这也是环卫工人社会地位提升的表现,“我特别关注基层劳动者的诉求和声音,环卫工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显示有关部门也关注到这一群体的诉求。”

城市管理产品更智能,离不开高学历人才的付出,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科技信息处副处长徐智勇,便是一名地理信息系统的博士研究生。找公厕、移动执法等多种产品,离不开徐博士和同事的付出,“我并不是广州城管队伍里面唯一的博士,还有其他博士学历人才,为市民服务。”徐智勇说,他不觉得作为高学历人才从事城市管理,是“大材小用”,“这是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挑战成功后又是一项让人有成就感的工作。”徐智勇说,这是他选择加入广州城管队伍的理由。

市民的不配合不理解,是众多城市管理者头痛的问题。在广州市城管委行政执法处主任科员张志毅眼中,广州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支持度,已逐年提升,“市民追求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市容环境,我们城管人所做的工作也是为了市容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我们所做和市民所想是一致的。”张志毅说,广州城管执法队伍,近年来落实强基础转作风树新风工作,执法水平的提升加上过硬的队伍素质,本身就加强了法律的威严。市民目标和执法部门目标一致叠加好的精神面貌,更多市民理解城市管理工作。

 

5、关乎你的“小日子”“郑”规划很“暖心”

来源:河南日报    2018年06月11日

   

从上学到养老,从“母婴室”到充电桩,从限高到限容积率……6月7日,记者从郑州市城乡规划局获悉,将于7月正式印发执行的《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修订版)》,在贴近民生上体现诸多亮点。

据悉,这是郑州对标国内“一线城市”制定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新标线”。其中,新规划的诸多设施能让普通市民的“小日子”过得更舒心。

既限高又限容积率

大棚户区改造,环境变优、绿地更多。根据新规,大棚户区改造项目限制“高容积率、高强度”的开发模式,三环以内的居住用地绿地率不得低于30%,三环以外的居住用地绿地率不得低于35%。同时,明确提出新审批的住宅类建筑高度不得高于100米。

“养老房”将变大

关爱老人居民社区,“养老房”将变大。新规条款中要求:新建住宅区应按照建筑面积30㎡/百户的标准配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房,且最小建筑面积不得少于200㎡。举例来说,一个1.5万人的居住小区,按照原标准需配建养老用房1085㎡,而按照新标准需配建养老用房1406㎡,增加面积321㎡。同时,3万人以上的居住区应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的标准,配建独立占地的养老院一处,床位数为100~150张。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便利的社会养老服务条件。

“母婴室”将增多

公共场所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母婴室”。为支持母乳喂养,营造文明友好环境,新规要求:经常有母婴逗留的交通枢纽、大型商业建筑、医院、综合性公园广场、旅游景区、文化娱乐等公共场所,应当建立使用面积不少于10㎡的独立“母婴室”,并配备基本设施,且不应与厕所共用一室。新规划地铁站应配建使用面积不小于10㎡的独立“母婴室”。

充电桩不再难找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再难找。新规要求住宅汽车充电车位同步建设比例由原来的2%提高到10%。大型公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充电车位同步建设比例由10%提高到15%。工业和物流仓储项目按照10%的比例同步配建机动车充电设施。

新规中细致入微的“亲民”举措还有很多,比如中小学校规划建设的用地标准提升至18㎡/生、居住建筑每单元至少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等等。

微评“人”字刻在规划者心中

城市建设重在规划,城市规划核心在人。长期以来,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良症状:建高楼大厦的多,搞园林绿化的少;热衷于修马路的多,注重城市配套建设的少。经济数据虽然好看了,但市民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

城市规划建设,要做到“建人民所需所想之城”。归根结底,城市是用来给人居住生活的,城市的主要魅力,是能让人生活得更舒适。多点人情味,多些人性化设计,城市才能留住人、留住心。此次郑州制定的城市规划新规,在民生小事上发力,从细致入微处抓起,不管是“养老房”,还是“母婴室”,目的都是为了让市民生活得安心、省心、舒心。细节之处见真情,像郑州这样把“人”字刻在规划者心中的举措,还可以多些再多些!

 


 

注:本资料搜集来源均来自于互联网公开信息,版权及责任归原媒体及作者所有,本资料仅供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