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 发布时间:2018-05-04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

1、政协委员呼吁城市文化建设“精耕细作” 勿急功近利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年1月31日

“很多人都说重庆没文化,其实重庆是有文化的。”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悦来投资集团董事长王菊梦在2018重庆“两会”期间驳斥了这一论调,并呼吁推进城市文化建设要“精耕细作”,切勿急功近利。

重庆作为拥有丰富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家整体文化发展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她看来,只是在重庆这些文化载体不集中;老文化传承人分散,集中包装度不够;进入国际语境的交流也不够。

王菊梦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称,其实很多高端会议邀请的高端人士大多走遍了世界各国,他们到一个地方不仅仅是为了开一个会或是旅游,而是希望通过一个会,了解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文化艺术。

  “在悦来推进的‘五城同创’战略中,‘文艺城’将按照‘点线面’思路来打造,这里不仅是提供给年轻人创新创业的一方天地,更是一个承载展示、交流、交易、消费的文化艺术平台。”

  按照这个思路,未来重庆国博中心将注入更多艺术化内容,“冰冷”的会展展馆会变得“神形兼具”更有内涵;原来搬迁的化工厂将变身化工工业遗址博物馆,大师工作室、美术馆、博物馆群落、艺术品消费街区、艺术酒店、小剧场等会陆续引进。

  此外,还计划建国际滨水艺术区,沿悦来片区嘉陵江岸线打造滨水艺术长廊。在面上,则是通过对城市市政设施、导视牌等艺术元素的设计,让人进入悦来片区能感到有艺术的味道和氛围。

  “然而,这些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来慢慢积淀,我们正朝这个方向做。”她认为,这些与会展经济是共生共长的,因为会展本身会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而艺术、交易、欣赏、观念、创作都需要流动,进而形成文化艺术产业。

  据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报告,2017年以来,重庆万达文旅城、欢乐谷、六旗乐园、国际马戏城二期工程等在建文化产业项目进展顺利,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已经落地或正在引进中,对重庆全市文化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增强。

  作为今年重庆“两会”新当选的政协委员,重庆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明告诉记者,2017年在渝开业的欢乐谷无论从体量、水公园设计,还是摩天轮等大型设备上来看,都在全国同类文旅项目中独具亮点。

  “重庆欢乐谷的43套设备将在2018年实现全部运营。”贺明说,除了硬件配套外,我们相继举办了“创想菁英生活美学”时尚艺术展、书香重庆领读者百家讲坛、“按图索迹—重庆两百年老地图珍藏展”、重庆欢乐谷新春奇幻灯光节等系列文旅活动。2018年,欢乐谷的城市级文化旅游活动更会接连不断,全国联动的“欢乐谷狂欢节”,世界第二大魔术盛会“欢乐谷魔术节”,都将成为华侨城四平方公里文化旅游度假区的招牌活动。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报告显示,目前重庆全市已建成了37个特色文化集聚区,集聚文化企业近5000家。石柱“中国第一土司城”、秀山“凤凰苗寨”、北碚“中华龙凤宫”等项目加快推进,重庆沙磁文化产业园、重庆火锅文化产业园等加速建设。预计2018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780亿元左右,增速在12.8%左右。

2、许纪霖:什么才算是宜居的好城市?

来源:凤凰网资讯    2018年03月25日

 

什么是好的城市?不是水泥、钢筋、玻璃,而是要有普世性的现代气质,更要有特殊性的本土风格。

今天世界上有差不多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现代化的生活是以城市生活为主的。然而什么样的城市是好的城市,什么样的城市生活是我们愿意接受的,好的城市生活?这个问题,无论你是否关心,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紧要的。

对此问题,一般关注的角度有经济水平、软件环境等,在本文中我想着重从城市的空间、城市的文化这两个与我们普通城市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对整个中国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作一些反思,看看有些什么成就,有些什么问题。

01城市的精神

首先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城市的精神。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也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城市的精神有别于农村。有的人从农村来到城市,最不习惯的并不是饮食,而是城市的生活节奏比农村快很多,而且接触大量的陌生人。

城市的特点主要是异质性、匿名性、密集性和流动性。城市里的人与物尽管非常不一样,但是同样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这就是异质性。其次,关于城市的匿名性,熟悉农村生活的人很容易体会到。生活在农村,平时接触的大部分人你可能都认识,至少也有个大致的印象;但是在城市里,尤其是大都市里,一个人所接触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匿名的,这就是城市的匿名性。第三个特点就是城市的密集性,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人口高度密集。比如在上海,号称1700万人,如果算上流动人口,据说将近3000万人。第四个特点是流动性,有的人今天来到一个城市,不久又离开这个城市,或者今天在一个区域,明天就去了另一个区域。这些特点塑造了城市的精神。

那么什么是城市的精神呢?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通过市民的精神气质、道德素质、生活方式以及规章制度、城市风貌所体现出来的公共价值,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核心价值和灵魂。简言之,一个城市的精神就是市民们所共同认可的公共价值,它通过市民的精神气质、道德素质、生活方式、规章制度、城市风貌体现出来。这个公共价值相对于其他城市是独特的。上海之所以是上海,就在于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公共价值,也就是这个城市独特的精神。城市精神植根于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体现于城市的现实,引导着城市的未来。

现今很多城市的建设中都比较重视探讨城市精神,各个城市都极力要用简洁的话概括自己城市的独特精神,是否成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们来看看一组城市精神的自我概括。

上海: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

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大连:创造、创业、创世

青岛:诚信、博大、和谐、卓越

深圳: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长沙: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苏州:刚柔相济、包容开放、崇文重教、精细雅致

南京:诚朴诚信,博爱博雅

纽约:高度的融合力、卓越的创造力、强大的竞争力、非凡的应变力

伦敦: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们看到有些城市精神的自我概括显得比较雷同,一个城市的自我概括完全可以放进另一个城市里去,这表明这个概括没有能很好地表现出这个城市独特之处。相反我们看到有的概括就比较能体现自己的独特性。比如纽约,“高度的融合力、卓越的创造力、强大的竞争力、非凡的应变力”,尤其是“非凡的应变力”让我们想起“9·11”事件后这个城市的快速反应。再比如长沙,“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近代中国,湖南产生了多少像曾国藩这样的忧国忧民之士。上海的“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确实体现出这个城市的自我定位,后半句显得并不那么贴切,还有待推敲。

城市精神有四个要素: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历史传统、城市的文化形态、城市的市民素质。从这四个方面我们去考量一个城市的精神是什么,其有形的表现是什么。

02中国城市改造之路的选择

中国改革开放差不多有30年的历史了。其中城市最大的变化是城市景观和城市空间的变化。现在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搞改造,各地城市景观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城市的自我定位却很缺乏特色,大家都想要打造“国际大都市”,都要修建广场,都要修建标志性建筑,他们认为这就是现代化的城市。据国家建设部统计,现在全国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第二种理论是康奈尔大学的柯林·罗厄教授提出的“拼贴城市”模式,其大意是不是完全去掉旧的元素,而是在此基础上把好的、新的元素拼贴进去,使这个城市既有新的元素也有旧的元素。这是一种温和的改造方式。比如艾菲尔铁塔的修建就是在原城市的基础上拼贴上去的,为古老的塞纳河增加了新的景观。现在一般认为这种理论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这两种城市改造模式后边的两种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明天的城市”模式后边的思维方式是,生活是根据理性人为建构出来的。“拼贴城市”模式背后的思维方式却正好相反,它认为城市的社会生活不是靠一夜之间的创造突破形成的,而是历史自然演变形成的。因而,在“明天的城市”理论框架下,城市的历史只能是负担,是应该抛弃的;而在“拼贴城市”理论框架下,历史传统却是宝贵的财产,是应该尊重和珍惜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一座城市的历史不是负担,而是其正面的资产。一个城市要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历史。上海多伦路之所以有魅力,一是因为这儿保留了各式各样的历史建筑,第二是因为近现代中国有许多著名人物居住于此,政治人物如白崇禧、汤恩伯,文化名人如鲁迅、周建人、叶圣陶、丁玲等。老建筑之所以有魅力,一则因为其建筑价值,更重要的就是背后有历史故事。多伦路的魅力就来自于这些历史、这些故事,以李欧梵的话来说就是每座老建筑后边都有“鬼魂”。

可是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对城市历史视而不见,甚至完全视为包袱,我们太看重西方的经验了,我们所想象的现代化城市都是以西方为蓝本,唯“洋”是从,所以才会修建这么多的西洋式建筑。事实上,中国历来的城市建设是有自己的历史传统,有自己的历史智慧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设计中,中国馆的主题就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国智慧”。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正如我们在《清明上河图》中看到的,正如我们在平遥古城所看到的,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丝毫不比西方逊色。甚至,中国传统城市还是多元化的。在我看来,中国的传统城市至少可以概括为三种:

第一种,“宇宙之城”,天人合一的行政都会,以元大都奠定基础的古代北京为代表。城市方正规则,左右对称,秩序井然。这代表着当时中国人对当时城市的一种理解,他们认为城市的秩序是宇宙秩序的复制,人间的秩序要对应宇宙的秩序。据阴阳五行说,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这种城市规划就寄托了这样一种追求。

第二种,“生态之城”,道法自然的山水小城,以湖南凤凰为代表。整个城市依山傍水,依照山水的自然曲线布局,充满诗意。这种城市规划体现了中国人对城市的另一种理解,认为要人应道法自然,城市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设计,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山水自然,城市与人完全融合在一起,这是道家追求的境界。

第三种,“人文之城”,儒商精神的江南市镇。以杭州、苏州、扬州为代表。明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江南城镇的发展。这些城镇是儒商聚居的地方。他们设计园林,把玩书画,吟诗作对,形成了人文氛围浓厚的江南城镇群。

这些历史传统才是中国特色的,才是具有东方神韵的,这些是值得我们继承下来的。

03城市空间中的老区与新区

在城市空间中,我们在城市规划中最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新区和老区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人口膨胀,老区容纳不了,就必须兴建新区。“中央商务区—郊区住宅模式”,是现在新区建设一个最为普遍的模式。这个模式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中央商务区的空心化。人们下班之后,中央商务区里,一幢幢摩天大楼全成了黑压压的“鬼楼”。几乎所有的城市在搞新区建设时都遇到这个问题。浦东新区兴建之初也是这样,一到晚上,人们都离开浦东,回到浦西居住、购物、娱乐。后来浦东就地建设住宅区,并在中央商务区里建设文化、娱乐等功能区,丰富夜生活,终于使得东方明珠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但是中国很多城市现在仍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中国城市新区建设里还有一个问题,对于什么是城市的“现代化”理解是片面的。我们把钢筋、水泥、玻璃就想象为现代化。苏州工业区的金鸡湖湖滨建设中,把金鸡湖畔原来的天然植被统统破坏,然后铺上钢筋水泥,再移植一些树,铺上一些人工草皮。这样的方案不是仅此一例,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中这样的情况很多。

若说新区建设还相对简单一些的话,那么老区改造就要麻烦得多。按照“明天的城市”理论看来,老区就是“钉子户”;但是按照“拼贴城市”理论看来,很多传统建筑是值得珍惜的,在改造中应该保留下来。旧金山的渔人码头的改造就是一个成功案例,现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在模仿建设渔人码头。这个渔人码头原来既是码头,又是鱼类交易市场。后来这个码头废弃不用,于是在过去的格局上进行了改造,开设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店,还设计了一些小舞台,时常有小型的演出。日本京都的老区改造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范例。京都若以一般的“现代化”眼光来看,实在是太落后了,没有高楼,最高的也只是三四层的破旧小楼,但是这个城市非常有味道。京都的鸭川河畔有个区域,全是一个世纪以前的旧建筑,现在旧有基础上开发成为酒吧休闲区,非常有特色。台北西门町的改造也是一个老区改造的成功案例,现在那里成为台北著名的娱乐区,是年轻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国内也有老区成功改造的成功案例。杭州在近年兴建的杨公堤内侧有个“新西湖”,河道弯弯曲曲,小船漂过,垂柳拂面,颇有韵致。对西溪湿地的保护和开发,也保持了江南河道的典型风格,很有独特风味。

不过我们有更多的不成功案例。西安大雁塔边,近年拆光了所有的老建筑,修建了一个号称亚洲第一大的喷泉,这个喷泉足足有两个足球场大。但是整个喷泉和大雁塔看起来并不和谐,而且这个巨大的喷泉能代表西安独特的地方吗?再如绍兴修建的市民广场上,用钢筋和玻璃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建筑物,可是在不远处就是炮台山和古塔,整体上显得格格不入。

老区和新区如何和谐搭配是最难的。香港湾仔的建设规划中,新区老区非常有层次感。湾仔处于港岛上,中间都是山,山麓是一块很狭窄的平地。在最外靠海处是填海建设起来的,那是最现代化的一个地带,国际会展中心就处在这个区域。近一点的山麓区域,是近代的香港,现在仍有有轨电车运行,让你依稀看到老香港的影子。往山上走,有很多传统的建筑。现代的、近代的、传统的,三个时代,三个风格层层包裹,层次分明。再如台北,东区曾经是农田遍野的地方,而今那里建起了曾经是世界最高建筑的“101大厦”,那是新区的典范。同时,其西区作为老区仍保留了很多传统风格,其中有条迪化街,专卖年货,而且仍然保持下来了,一到过年时节,热闹非凡,洋溢着春节的气氛。上海在老区和新区的和谐布局上做得还算成功,浦东作为新区,浦西作为老区,各自风格是明显的。浦西一带,近代上海的格局仍在,南京路上,从西藏路口到浙江路口这一段,永安公司、西丝公司、新星公司等几个大的公司仍然保留了下来。可是从浙江路路口到福建路路口,老建筑全部拆掉,修了一个广场,并无什么特色,而且和邻近一段差距太大了,这是不太成功的。又如山东烟台,老区脏乱差,新区非常现代,非常漂亮,但是新区和老区简直相差一个世纪,这恐怕也不是老区和新区和谐搭配的案例。

一个城市要搞好规划,除了要考虑新区和老区的关系问题之外,还应考虑两个方面:城市地标是什么?城市母体是什么?如果一个城市地标模糊、母体过度损坏,那么这个城市就丧失了个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名建筑学权威凯文·林奇指出,“城市意象”有五种模式,道路、边界、区域、枢纽、地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地标。纽约的地标自由女神像,上海过去的地标外滩,现在的地标东方明珠塔,都很成功。也有一些城市的地标很失败,山东威海市修建了一个市民广场,人们可从市民广场沿着石梯上行,走到最顶上就是市政府大楼,整个布局给人的感觉是市民们在广场上莺歌燕舞,市长在山顶的办公室里俯视子民。这种地标可以说是一个权力的象征。城市母体如何保存也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城市建设最基本的那部分就是城市母体,比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很遗憾现在很多城市的母体都在被大肆拆除。

04文化传统是一个城市的最大财富

一个城市要有个性,最重要的还不是空间上的,而是其文化传统。上海的城市文化是得天独厚的,一般城市只有一种文化传统,可是上海作为中西交汇的地方,却拥有多种文化传统。上海曾是多国殖民地,因而多种文化传统都在上海留下了踪迹。天主教的拉丁文化主要在淮海路为代表的拉丁区;基督教传统则主要体现在原英美租界现南京路一带;犹太人曾聚居于虹口提篮桥一带,在这里留下了犹太文化的影响;甚至还有白俄传统,还有日本带来的东洋传统。除此之外,还有江浙的本土文化传统。上海非常擅长融合这些文化传统,本土和外来,传统和现代都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拉丁文化细腻的、追求艺术的传统与江浙文化里的才子佳人刚好形成对应,上海人讲“情调”就来自于这两个文化传统。基督教传统的清教徒精神与江浙文化的考据传统结合,熔铸成上海非常重视科学的精神。

街头文化也是看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指标。东京万圣节的游行狂欢、纽约街头的黑人音乐都是其街头文化的重要表现,但现在中国就很少这样的东西,我们的街头有的只是商业化的推销演出。

社区文化同样是城市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拆迁中遇到的“钉子户”问题,恐怕并不只是金钱的原因,还因为他们留恋他们的社区文化,街坊邻居之间的交往以及原有的生活方式。拆迁也意味着社区文化的损毁、邻居关系的断裂。

最后,我们要来回答什么是好的城市这个问题。我们目前对于对于现代化的理解高度同质化,认为钢筋水泥加玻璃就是现代化,我们对于什么是好的城市和好的城市生活的理解也如此。各个城市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比如重庆的城市改造就应该保留山城的独特布局,因为这是其独特魅力之所在。另外城市的现代化要注意以人为本,与人友善。浦东机场的洗手间在楼下,旅客去趟洗手间要带着行李楼上楼下跑。又如浦东机场是长方形的,从一头步行到另一头需要将近半个小时,这看起来很摩登,但是并非人性化的设计;与此相反的是,新加坡樟宜机场就是正方形的,从任何一个停机位走到出口都很近,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又如,上海的地铁体系的洗手间极少,上厕所非常的不方便。最后一点,一个城市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先进城市如东京就通过城市铁路把各区域连接在一起,尽量减少汽车的能源消耗和排污。

什么是好的城市?一言以蔽之,要具有普世性的现代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特殊性的本土色彩。

3文化让一座城市大有可为

来源:南方网       20180328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这番内涵隽永的话语,深圳感同身受。

在本月23日开演的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上,15个团组倾情演绎17场演出,打造出一次规模空前的文艺盛举;古典与流行、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新锐等不同类型的优秀音乐作品矩阵,不啻是“带着耳朵去旅行”。再看,阿根廷的国宝级艺术家——班多钮手风琴大师瓦特尔·里奥斯,让现场的人们大饱来自异域的耳福;中国指挥家里的翘楚——张国勇先生,让人们近距离欣赏到世界顶尖的演绎;华裔小提琴演奏家林昭亮,让人感叹什么才是音乐界里的“宝刀不老”,再有“名门风范——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与普列特涅夫音乐会”、“深圳骄傲——青年艺术家音乐会”……琳琅满目、亮点纷呈的“音乐大餐”,让人畅享着文化盛宴的大快朵颐。

  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深圳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过程中的标配。既然是标配,那就不能是“叶公好龙”、“自我标榜”,而应该是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譬如文化活动、文化产品以及文化组织。作为深圳文化产品中的翘楚,“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就有这样的映射。欧洲经典、拉美浪漫、中国风……音乐无国界,文化更融通,诸多“要素”,皆符合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性格。“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虽是第二年举办,却已经成为深圳文化的金字招牌。“手有玫瑰,芬芳自来”的音乐季,也是深圳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中的又一个符号。

  现在,世人对于深圳的印象,无不都是耀眼的光环——改革开放的红利,使得它快速地发展起来,一跃成为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让它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随着前海、蛇口自贸区的成立,深圳将进一步和国际接轨;华为、大疆、腾讯等中国企业的头部资源之集体“生于斯长于斯”,让其创新的色彩更加绽放……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深圳已经是“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且领先优势还不小。但这些都不意味着深圳可以躺在功劳薄睡大觉。

  行百里路者半九十。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步伐,依然是“永远在路上”的节奏;其次,一座城市要大有可为,并不是说发展指标、经济任务出色地完成就能称之为阶段性胜利,事实上,要在世界上的“城市之林”中脱颖而出,文化是必备的软实力。如果精神文化只是点缀品,而非必需品,城市也遑论“未来是星辰大海”。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刻,深圳已然“富起来”,而要在“强起来”的过程中,文化立市和文化自信,就是它的最佳见证。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之前,深圳就全面启动“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工作,努力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经过文化的“轻推一掌”,深圳这座几乎是中国最为年轻的城市,在短时间内就汇聚出“文化+”的产业蓝海——光是华强方特游乐园这一个文化产业品牌,就创造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游乐园整体输出”的无上荣光。而这,只是深圳文化繁荣的管斑窥豹。

  城市要受人尊重,文化底蕴是为关键。对于深圳而言,文化不仅仅是产业化的一种输入,它也是这座城市内在的气质养成。早在2013年,深圳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而在2017年,深圳在全国率先举办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大型国际音乐节庆,为“文化丝路”建设按下快进键,更给这座城市矗立起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它所凝聚起的磁吸力,绝不仅是在文化一隅。书香弥漫、余音绕梁,深圳在行进在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道路之际,文化,已是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带着这座城市走向更远的未来。

4、让大学为沈阳城市文化“添彩”

来源:沈阳日报     2018年03月26日

大学的智慧与活力是城市文化创新的活水源头。现代大学与现代城市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命运相连。

  对于城市文化建设来说,如何借助于大学的力量,释放大学潜力建设城市文化,这是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大学而言,如何服务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城市文化是不容回避的历史使命。

  沈阳具有独特的高等教育资源。2000年,沈阳有21所高校,2018年,沈阳有高校48所。2015年,沈阳有40多万在校大学生,城市居民每万人中,就有在校大学生487人,位居东北各城市之冠。沈阳无论是高校的数量还是在校生的数量,在全国大城市中都是排在前列。

  沈阳的高校没有忘记回报这座城市。据统计,近些年,平均每年40%的毕业生留在沈阳工作,为沈阳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而在沈阳建设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大学可以作更大的贡献。如大学可以更加开放,实现大学校区、市区、社区的联动,建设文化共同体;大学可以有序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体育馆等文化设施,给市民更多涵养文化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市民讲堂等形式,把传统的优秀文化和现代的科技文化传播给市民,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5、让文化为卓越全球城市塑形铸魂——代表委员热议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

来源:解放日报    2018年03月15日

 

一座城市,最吸引人的魅力在哪里?
  答案莫过于文化。凡是能称得上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都有其打得响的文化品牌,纽约、巴黎、伦敦等概莫能外。
  历来是文化重镇的上海,在新时代如何让文化为城市塑形铸魂,如何以文化的润物无声作用,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
  如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在全国两会会场上同样引起热议。代表委员认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应诠释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应当体现上海作为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一座拥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一座始终面向未来、志在影响世界的全球城市的独特担当。
  凸显红色文化当代价值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伟大梦想在此启航,留下了重要的红色基因。上海曾是知名的文化大码头,各路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形成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上海也是鱼米之乡,江南文化的根脉在此延续。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构成上海文化的三条主线。如何挖掘这些资源,传承并激活这些资源?代表委员认为,红色文化一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底色。不仅要讲好革命时期上海的英雄本色,更要展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排头兵先行者风采,凸显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上影集团上海电视剧公司编剧王丽萍对海派文化情有独钟。在她看来,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大气包容,给了她源源不断创作灵感。许多小人物拥入上海,通过奋斗实现梦想,这是上海城市精神的一种体现。
  “传统文化是时代行进过程中留下的一些优秀作品。当下真实反映时代发展的作品,今后也会被冠以传统优秀。文化就是这样链接起来的,不能隔开来看。言及文化传承,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创作什么样的作品来体现正在发生的故事,怎样做到千锤百炼,给后人留下最真实的信息,这是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人才集聚转化成影响力
  曾经颇令人纠结的码头源头之辩,在全国人大代表、东方卫视中心主持人曹可凡看来并不是问题——只要码头够大,能够吸引各路名家、人才、展演和艺术品前来停靠,成为源头便水到渠成。他始终坚持,上海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不可复制性

  能否将码头做大、做强、做优,发挥文化资源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则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一大关键。
  “程十发先生有一句话,海派无派。不同的流派、风格,糅杂在一起,慢慢就变成海派文化。曹可凡谈起当年各路文艺名家来上海闯码头,并最终奠定地位的盛景。就像越剧,如果不到上海、没有上海文化的渗入,也许至今还只是滴笃班
  这同样应当成为当下的写照。事实上,数十年来上海对文化人才的持续集聚,已转化成了文化影响力。引进尚长荣之后,诞生了 《曹操与杨修》,引进陈薪伊之后,有了 《商鞅》,引进罗怀臻之后,有了《金龙与蜉蝣》……”曹可凡继续举例,谭盾在上海住下来了,蔡国强也经常回来,还有谭元元……这些在全球范围有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开始慢慢回流。这种回流,就是文化的集聚。
  文化是否顶级,除了有没有能让全国乃至全球观众打着飞的来观赏的展演,还要看作品有没有能走出去上海文化的内涵能不能为世界接受。
  对此,王丽萍深有感触。她回忆起曾带着电视剧《生活启示录》的导演和主演去蒙古国参加活动的经历。当地观众看到里面展现的上海都市风情,十分感兴趣,都说上海特别美,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上海。她说,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却又深入人心,对外展示的是我们的软实力。
  对走出去格外关注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他说,我们要探索出一条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人的情感总是差不多的。比如英国文化大家拉斯金就认为,伟大民族都非常看重艺术史对于记述历史的作用。深入挖掘中国艺术史,就能很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只要我们采用融通中外的沟通方式,切实提高叙述技能,以中国历史文化之丰富多彩,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出让世界读者叫好又叫座的书籍。
  “精品需要工匠精神
  提升上海文化品牌含金量,不少代表委员不约而同提到了精品力作
  文化上的上海制造,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提到沪剧《敦煌女儿》时说,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故事,我们关注了那么多年,用了很多年的心力来创作这部作品,一次次推翻、一次次调整,体现了文艺工作者攀登高峰的决心。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有着同样体会。经典、精致的作品就是高峰,并不是场面宏大、有几百人堆在台上才是高峰她认为,要始终坚持古典现代齐步走,通过精品力作来讲好中国故事,做大做强上海文化品牌。
  精品力作的产生,亦是竞争的结果。在曹可凡看来,一个高手云集的大码头,本身也会带来鲶鱼效应,促使本土人才不断提升水准、适应竞争。
  柏林爱乐三次来上海,看重了上海这个巨大的市场。曹可凡说,越来越多的名家名团来,本身也倒逼本土乐团自我革新。
  这种倒逼,也来自市民文化素养的提高。王丽萍认为,这也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电影节电视节举办期间,那么多观众连夜排队,就为等一场电影,这种盛况令创作者感动。
  “上海文化品牌必是与市民文化素养共同成长的。上海有全国一流的乐团、芭蕾舞团,文化场馆设施也是国内一流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王苏认为,要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引导大家关注、喜爱上海文化。不是把经典灌输给观众,而是要引导观众喜爱,因为喜爱了才会走进剧场。
  以京剧进课堂为例,王苏认为,仅仅让一个唱段、一段独白进课堂是不够的,这样孩子们只是被动地学习。可以让孩子们来演一演,演完再让他们欣赏京剧演员的高超技艺。这样,孩子们就会觉得了不起,就会喜欢上这门艺术。
  “上海快餐文化太多了,有的戏只演一轮就结束了,有的话剧只演一个星期。应该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优秀作品,像纽约百老汇那样长期演出。王苏建议。
  时下要做的,正是集聚再发力。我们不忧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曹可凡表示,上海还是要有一个更宽松的文化氛围、建一个人才集聚地,让好的东西停靠住、留下来,让其慢慢发酵跟纽约相似,上海有自我容纳、自我融合、自我繁衍、自我唤醒的文化基因,这就是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