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西安

  • 发布时间:2017-11-14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

1、2017西安创业节开幕 发布“创业西安”行动计划

来源:新华网     20170523

 

5月22日,由西安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17西安创业节”开幕式暨“创业西安”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西安高新区举行。据悉,为期6天的此次创业节包括高峰论坛、创意市集、项目路演等30多场系列活动。

  据了解,创业节的举办既是西安市委、市政府面向全市人民发出的创业“动员令”,也是向海内外有志来西安创业的朋友们发出的“邀请函”,主办方希望更多的创业者来西安工作就业、实现梦想,切身感受这座古老城市散发的创新活力。

  “创业西安”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上,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健就即将出台的《“创业西安”行动计划(2017-2021)》《西安市支持创业的十条措施》《西安市推进“5552”众创载体建设实施方案》三个政策文件做了简要说明。《“创业西安”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八大行动20项举措,优化创业载体布局和平台建设,激发人才、技术、资本等活力,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是西安市未来5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纲领性文件;《西安市推进“5552”众创载体建设实施方案》围绕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构建“5552”成长格局目标任务,提出了众创载体建设的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是西安市未来5年推动众创载体建设的重要指南;《西安市支持创业的十条措施》是西安市现有支持创新创业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创业西安”行动计划总体安排,围绕载体建设、人才创业、金融服务、项目引进等方面,制定的支持政策和措施,是西安市促进创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吕健称,西安市力求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加快众创载体建设、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撑招商引资、搭建西安创业社群新型服务平台等5个方面取得突破。

 

2、西安市文广新局举办学习贯彻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培训班

来源:西安日报     2017年05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这为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日前,西安市文广新局举办学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培训班,邀请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新,为全市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就如何学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行辅导培训。

在培训中,李国新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法律界定的重要概念、法律明确的方针原则、法律建立的基本制度、法律强化的政府责任、法律衔接的改革政策、触犯法律的行政责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让与会的我市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获益良多。

在谈及西安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李国新说:“西安市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中华历史文明的摇篮,可为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有着雄厚的积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西安市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制定、项目推动等方面多下功夫,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补齐短板,追赶超越,就一定会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3、西安港:陕西开放大通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0日 

 

  “虽然是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港,但我们要以‘港’的形象和沿海港口站在一起”,西安国际港务区港口和口岸业务推进局副局长白秦滨说,这是陕西人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态度。

  西安港建设之初,就致力于为内陆“造港开埠”。白秦滨说,经过9年建设,西安港实现了“港口内移、就地办理、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构想,并以全新的姿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

  4月1日,载有41车集装箱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西安港,一路向西奔向9312公里以外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这标志着西安至布达佩斯的中欧班列正式开行。这是西安开行的第4条中欧班列线路,为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快陕西自贸区建设,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建了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西安国际陆港投资发展集团总经理助理翟若鹏介绍,自2013年11月以来,西安铁路局先后开行了西安至阿拉木图中亚班列,西安至华沙、汉堡、莫斯科的中欧班列,线路连接中亚、辐射欧洲。截至4月1日,班列已安全运行1220天。总开行班列数达317列,累计发运出口货物总重47.4万吨。

  作为一个内陆港,西安港的吸引力在哪里?主要具有4个优势:口岸优势;位置优势;政策优势;运输优势,正是这些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西安港进行合作。

  运输线路四通八达,西安港由此扩展开去,可为的方向越发丰富。在西安综合保税区内建设的跨境电商“洋货码头”,开始打造“网上丝绸之路”,下载相应APP,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买全球、卖全球,享受发达的港口给内陆人民带来的实惠。

白秦滨介绍,西安国际港务区目前已吸引了超过500家电子商务企业和15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年交易额超过500亿元。“西安港正在以始发港和目的港的身份,全面加入和参与全球经济贸易大循环,使陕西经济的外向度大幅度提升起来”。

 

4、中外记者参观采访西安浐灞生态区领事馆区

来源:国际在线     2017年04月26日

 

4月25日上午,“见证陕西追赶超越”——2017“CRI中外记者看陕西”大型采访活动走进了大西安的“朋友圈”--西安领事馆区参观采访。

西安领事馆区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2013年8月经外交部批复正式启动建设,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分为馆舍区、外事文化区、丝路商务区三大功能区。重点发展涉外商务,努力建成国际交流核心区,集中发展高端酒店群、涉外办公培训、签证等外事综合服务,积极引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将高端涉外商务产业打造成为西安发展的新名片,目前柬埔寨王国领事馆已经入驻。

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西安领事馆区还积极吸纳涉外旅游、留学、移民等机构,其中最为便民的就是称之为“第二使馆”的签证中心。截至目前,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匈牙利、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签证业务均可在浐灞生态区一站 式办理,给广大市民提供极大便利。

来自乌拉圭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籍记者劳拉点赞西安领事馆区,她说,能在西安领事馆区办理西班牙签证让人感到很欣慰,西安领事馆区的建设不仅能推进西安的国际化进程,也将给予外国朋友来到中国旅游更多的安全感。

来自法国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外籍艾琳娜表示,西安浐灞生态区是一个国际化和生态化并行的区域,不仅有惠民公园,更有领事馆区、自贸区,职能非常丰富。领事馆区的签证业务加强了中法两国的交流,将更好的促进两国文化的共通与发展。让人觉得浐灞的明天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据了解,自西安领事馆区启动建设以来,在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的指导下,西安领事馆区通过建设恳谈会、专场推介会、迎新年晚会、元宵茶话会、丝博会以及共植友谊树等近30场次丰富多彩的涉外活动,与各国驻西安总领馆及涉外机构增进友谊,扩大对领事馆区的宣传,吸引各国驻西安总领馆及涉外机构入区。

 

5、西安市脱贫攻坚全面转入落实帮扶措施阶段

来源:西安晚报     2017年06月12日

 

5月底,西安市脱贫攻坚数据清洗工作全面完成。这就意味着,“精准识别”这一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夯实筑牢,我们的工作重点,将从问题整改和精准识别扶贫对象阶段,全面转入到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阶段。

这一阶段,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要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拔掉“穷根”,实现稳定脱贫,就一定要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努力做到“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一是要找准产业。产业扶贫,找准产业是关键。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发力点,紧紧依托资源禀赋想办法、谋路子,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林则林、宜游则游;要用市场意识、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构,做到提质增效,让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子、每一个贫困户都有走向市场的产业。

二是要找准模式。产业扶贫,需要新产业新业态,需要拓展产业链价值链。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资源变资本、把投资变股金、把农民变股民”,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新活力;要切实改变家庭小作坊式生产模式,围绕主导产业,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争创品牌;要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让“信息进得来,产品出得去”。

三是要找准骨干。产业扶贫,离不开骨干企业和好的带头人。要鼓励干得好的企业,更新技术水平,扩大经营规模,打响品牌效应,坚定不移做大做强;要引入更多优秀企业、专业人才,参与到产业扶贫中来,开创产业扶贫新天地;要大力发掘本地区产业发展中的“能人”,加强教育培训,帮助他们解决信息、资金、技术等难点问题,让“先富带动后富”。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只有紧扣“精准”二字,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对路的政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行动,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才能让富民产业红火起来,才能栽“富根”、开“富路”!

 

6、西安开启“音乐之城”建设 全方位打造音乐魅力浓郁的国际化大都市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170508

 

记者5日获悉,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日前联合下发了《西安市建设“音乐之城”实施方案》(以下简称《“音乐之城”实施方案》)。 《“音乐之城”实施方案》明确了“音乐之城”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发展理念、主要任务等。

据悉,西安市建设“音乐之城”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生产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加快音乐产业转型为重点,以培育音乐产业龙头企业和新兴文化业态为依托,以聚集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的音乐产业要素为动力,不断完善产业功能,大力推动原创音乐作品的生产和出版,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音乐企业,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打造丝路文化高地,聚焦“三六九”,建设大西安作出贡献。

“音乐之城”实施方案》明确了“音乐之城”的发展目标,即在十三五期间,西安市将依托历史文化、产学研及乐剧团、科研及创新创意等深厚资源,从古典音乐文明传承、泛音乐产业发展、虚拟音乐创新等三个方向集中发力。确立西安“中国音乐文明传承圣地、一带一路音乐文化交流中心、音乐产业双创领军城市”的三大发展目标。让西安音乐文明“始祖之城、起源之地、创意之都”的城市形象凸显出来、城市品牌立起来。通过5年努力,全方位将西安打造成音乐魅力浓郁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在十三五期间,打通音乐产业发展的横向产业链和纵向产业链,打造音乐产业创新创意创业原动力,形成古典音乐文化集群、虚拟音乐创新集群和国际音乐交流中心,推出一批经典音乐品牌,推动多个音乐双创基地成立,催生一批创新型音乐企业,造就一批重量级音乐人才。

“音乐之城”实施方案》确定以传承文明、立足西安,面向未来为基本原则,树立“源音乐、大音乐、新音乐”的三维发展理念。其中,在源音乐方面,西安市将通过深度挖掘西安的古典音乐文化、打响中国音乐传承圣地品牌等,探寻中国音乐文化起源,塑造音乐文明圣地,落实中华音乐“始祖之城、起源之地、创意之都”的发展定位,塑造全国、全球独一无二的“中华音乐中心”;在大音乐方面,以促进交流、壮大产业、塑造品牌为抓手,推动大音乐门类,泛音乐产业全面融合发展。大音乐分解为大交流、大品牌、大产业,推动音乐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坚实纽带。推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型音乐品牌活动、品牌平台、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推进乐器制造、影视文娱、游戏动漫、旅游会展、休闲消费等横向产业链部分的融合发展;在新音乐上,通过打造虚拟音乐创作中心、重推互联网+音乐项目、开发原创设计+音乐等,立足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科技,推动以虚拟音乐为主要方向的音乐创新。以虚拟音乐、虚拟偶像为中心,构建一个打通音乐、游戏、绘画、书法、考古、文学、动漫、影视、戏剧等多种文创业务的音乐新生态。

“音乐之城”的建设任务明确且包涵了音乐文明传承和发展的方方面面。整个“音乐之城”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城市音乐街区建设、打造精品音乐文化品牌、音乐产业全产业发展、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音乐设施建设、国际间音乐文化交流等六大类、32个方面。

 

 

7、西安共享单车停放问题调查 规划停放区少人问津

来源西部网    20170619

 

这几天,《第一新闻》持续关注了西安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能有序停放,在西安市莲湖区、曲江新区的一些地方,城管部门专门施划了自行车的停放区域。可记者调查发现,很多自行车停放区域很少能见到共享单车停放,无序停放的情况依然严重。

6月18号,在西安雁塔西路和慈恩西路丁字口附近,记者找到了一个专门的自行车停放区域,地面上划有自行车的标志,可这里却并没有停放一辆自行车。而就在附近,很多共享单车随意停在人行道上,马路对面没有施划停车区域的地方情况更为严重,很多共享单车扎堆停放在路口,有的直接占用了盲道。就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有市民正在附近停放共享单车,在记者的提醒下,才将车放在了指定的停放区域。

西安市民:“(停放区域)不好找,太少了,也没有啥标志,我是从那边上来的,它这(标志)在底下,看不见。”一些大雁塔景区附近的商户说,由于景区较近,平时他们这里有很多共享单车停放,虽然施划了停车区域,不过数量还是有点少,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另外,很多市民在停放时主要考虑自己方便,所以无序停放的情况比较严重。

附近商户李先生:“如果看到了就放到这(停放区域),看不到就随意一放就走了,也没有说刻意去找(停放区域)。”西安市民谷先生:“停放区域尽可能多一些,指示牌醒目一些就行。”

随后在西安北关附近,记者同样看到了很多非机动车停放处,可一些停放处明显有空位置,却不见共享单车的身影。就在停放处附近和不远处的地铁口,却停放着很多共享单车,有的占用了盲道,有的甚至被摆放在非机动车道上,影响过往车辆的通行。西安莲湖区北关街办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平时工作中他们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西安莲湖区北关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科科长马凯:“划线的,划框的地方没有车停,没有车放,在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区域停的比较多。”

街办工作人员说,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除了大力宣传、劝导之外,他们只能让管理人员重新摆放,不过很难杜绝。建议共享单车公司能够真正做到网格化管理,在一些人员密集区加派工作人员看护,确保共享单车有序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