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 发布时间:2017-11-14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

1、中央:把传统文化标志性元素纳入城市规划设计

 

来源:新华社         20172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日前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就意见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首次以中央文件形专题

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意见制定过程中,各部门已经着手推进了一些重点项目,如大型电视纪录片《记住乡愁》等,产生了良好反响。意见印发之后,还将继续做好已有项目的推进和新设项目的启动,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针。意见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坚持“两创”方针,关键是把握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能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

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

意见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萃取精华,提炼符合当今时代的思想观点,并作出当代性的阐释。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融入教育、融入生产生活

意见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重点任务和措施,如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国民礼仪教育,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传统戏曲振兴工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将传统文化标志性元素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传统体育,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支持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代表性项目走出去,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

2、延续文脉,留住“城市之魂”—各地“两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7224

    文化遗产保护这几年一直是地方“两会”讨论的热点。面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中华文化,参加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我们进行城市化建设不能光拆不保护,一定要在文化方面留住乡愁。”2017年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市市长蔡奇在与朝阳区代表团代表张克斌交流时表示。为保护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北京市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一系列论述:做好中轴线申遗前期准备工作,推进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修缮,推动恢复“一轴一线”魅力景观;加强旧城整体保护,推进文保区腾退疏解和有机更新,保护南锣鼓巷等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延续古都历史文脉;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支持老字号品牌传承发展;统筹推进长城、运河、西山文化带建设,加强历史文化景区整体保护和环境整治。积极保护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

“支持老字号品牌传承发展”这一项是在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时特别加上的。在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张一元茶叶公司董事长王秀兰看来,让历史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研究的长期课题。但只要政府和各界高度重视,解决这个问题就大有希望。

四川提出着力打造世界旅游胜地,推动“产、域、人、文”融合,重点发挥特色古镇的文化辐射效应。在四川省政协委员、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陈懿看来,四川民族特色文化地区集聚,但发展良莠不齐,很多地方只看重当地景区开发,却忽略区域整体规划。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改革创新意识,一方面需要在民间强化各类文化遗产保护观念。

    文化是旅游的生命源泉,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则是繁荣旅游文化的根本。就在2017年四川省“两会”召开前夕,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对明末义军领袖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的水下考古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我们已向全球发出倡议,号召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参与这项文化遗产的后续保护开发工作,反响热烈。”四川省人大代表、彭山区区长梁磊说,重视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是当地深入挖掘文化元素、讲好文化故事的前提。

如何为文化遗产保护从不同渠道争取更多资金,是山西省长期以来热切关注的问题。“采用‘PPP’模式启动文物修缮项目,破解经费短缺难题;文物保护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建立文保责任终身追究制;支持社会资金依法参与文物保护,提升公民关注度……”山西省政协委员郭玉福、冯爱民等在2017年山西省“两会”召开之际积极建言献策。

山西58个贫困县大多地处偏僻,却保存着大量相对完整的古村落和居民原生态生活方式。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地方政府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对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具有积极效应,更可以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2017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强寻根觅祖、古建宗教、晋商民俗、太行山水、红色经典等旅游品牌。“关键要设立包含政府代表、学术科研界、企业在内的综合规划团队,对山西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精准把脉再施行开发,不能破坏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山西政协委员、三晋国际饭店董事长宋新梅呼吁。

如何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切实推进草原文化创新发展?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召开期间,与会代表、委员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目标,进行了热切探讨。大家普遍认为,创新依靠文化产业驱动,需要与社会、科技发展相融合,传承的重中之重则是对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积极实施长城、古建筑、岩画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但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蒙古族原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已逐渐消融,游牧文化、蒙元文化等大文化概念正在消失。”在内蒙古政协委员乌云达眼中,未来除重点针对单一传统文化门类、文物进行保护外,还应着眼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整体构建。一些代表提出,对于内蒙古这种地广人稀的祖国边疆地区,城市需要丰富的文物景观和活态非遗合理搭配,这样才不会让工业科技的前进步伐抹去时代的文化记忆

3、地铁文化 让“通勤”变成享受

 

来源:中国城市报    2017125

   

世界各国的地铁建设,都离不开本国文化的渊源,走入地铁就仿佛走入了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长廊,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可以选择从地铁文化开始,在那里一定可以找到凝炼的城市文化。

  近日,在上海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作为现代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铁文化,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如何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地铁彰显出城市本身的文化特色?

  从未停止努力

  地铁,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地铁文化是否发达,能够反映一座城市对文化艺术的尊重与认知程度。对地铁文化的开发,应该引入文化各界的智慧与力量,进行更高层次的顶层设计。上海市政协常委江海洋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在一个超大型的国际化都市中,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是城市的血管,它不仅维系着健康的都市节奏,更以安全、便捷的方式输送人们前往目的地。车厢内外,是一座城市最有人气的地方之一。

  城市文化是从城市诞生之日起,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在各种文化融合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地铁文化是在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产生的,而城市文化是地铁文化建设的基础。但相对于城市发展的速度来说,地铁文化的建设、形成和完善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城市文化的建设速度,而且地铁文化建设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多,可塑性强,可在短期内建成并产生效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尽管地铁文化是以城市文化为基础的,但同时也可以影响甚至是改变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向。

  在江海洋看来,上海这座城市具备独特的海派文化特质,完全可以形成有上海特色的地铁文化。城市地铁所展示的内容,是城市文化形象和国际大都市身份识别的问题。目前,上海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具有文化个性的车站,在发挥艺术普及的功能上,城市轨道交通空间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事实上,近年来,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努力推进的文化进地铁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人民广场站地铁音乐角。记者获悉,音乐角周六、周日下午各举办一场一小时的公益演出,从2013年至今已推出近400场,共计2000余位中外艺术家和业余爱好者参与演出,其中既有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轻音乐团等高水准的专业院团,也有群众性业余演出团体,现场受益观众逾6万人次。

  用文化装点地铁,让乘客在旅途中实现看得到作品、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学得到知识、感受得到文化氛围的文化愿景,是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推动文化进地铁的初衷。该公司党建工作部部长吴昕毅表示,上海地铁目前已建成拥有15条线路、617公里运营里程、367座车站的运营网络,工作日日均客流达1000万人次。地铁作为现代城市的动脉,不仅是城市的交通枢纽,更是承载城市精神与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间。吴昕毅说。

  引领城市文化走向 

  还记得2016年轰动一时的伦敦地铁丢书大作战吗?电影《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将100本书在伦敦地铁各个角落,号召粉丝们投入寻书游戏。这个别具一格的读书分享活动,就发生在熙熙攘攘的地铁上。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网络之一,地铁艺人们的歌声不歇,行人们停下脚步驻足观赏,这是对艺术最大的尊重。浪漫的巴黎,地铁车站内外贴满了舞台演出、展览的海报,还给不少民间团体提供展示空间,让这座城市的人们一抬头便有艺术的抚慰。相比之下,上海地铁的文化味道还是少了点儿。

  上海越剧传习所(上海越剧院)一团团长方亚芬曾带戏进地铁演出,但因为次数少、规模小,碎片化的文化普及方式并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力。由此可见,文化进地铁,并不是一个打游击的思路,而是应该进行顶层设计,做整体布局与规划。

  对于一些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地铁文化可以延伸和提升城市文化,人们可以从地铁文化的建设中一斑窥全豹。好的地铁文化甚至会影响城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引领城市文化的走向。中央美院城市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建成对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南京地铁的文化墙建设是成功的例证,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即使是没去过南京的人,看到相关报道也会明白,南京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而且南京正是通过下力气发掘历史文化精粹,使自己的城市更具文化魅力,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南京的地铁文化建设为南京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贡献;在上海的地铁文化建设中,则让人们感受到大都市的发展气息,如上海地铁中的时尚壁画,使地铁建设温馨典雅,紧跟时代脚步,虽然上海地铁文化建设中也有历史发展的足迹,但从上海的地铁中不难看出,作为改革开发成绩卓越的大都市,上海将发展经济与世界接轨作为了城市发展的着眼点。

  汲取成功经验

  地铁文化积淀着城市文化的精髓。一条地铁从孕育之始,就在把城市文化基因植入自己的血脉。从地铁线路的选择到地铁站点的设置;从站台环境的设计,到地下隧道的布置;从地铁日常管理,到地铁服务水平,种种细节都积淀着城市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乃至特定的文化心理。无疑,地铁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是城市精致集中又丰富多彩的一面。独特的地铁文化,令市民更加热爱生活,也为城市增色。

  综观全球地铁建设,地铁文化不仅反映城市文化的风貌,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发展。黄建成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对自己城市文化的性质做深入缜密的研究,以城市自身所特有的文化作为统领建设地铁文化,才能展示城市形象、传播地域文化、丰富市民生活。基于地铁是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理念,只有让地铁更有文化,才能让城市地铁生活更加令人惬意,符合人性。

  香港地铁以商业味浓而广为人知,但自2004年开始,港铁就在香港站的中环行人隧道设置了表演舞台,透过举办现场音乐会等舞台艺术表演,展示香港人的艺术才华。同时,港铁还在52个港铁车站设立社区画廊,展出学生或艺术团体的创作,成为香港地铁的文化窗口和城市一景。

所有去过莫斯科的人,对莫斯科的地铁都有极深刻的印象,它以其宏大的建筑风格和华美的风貌闻名世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正是基于建设地铁之初前苏联领导要提升城市文化的想法,莫斯科的地铁经过建筑师和艺术家的精心设计,以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题,用大理石和石英岩刻成浮雕,既展示了历史画卷,又显得富丽堂皇,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地下宫殿。

 

4、2017文化发展10强城市 浙江三市再添“文化”标签

来源:凤凰政务    2017年04月21日

 

文化是提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作为一项公益性和学术性的指数体系,中国文化发展指数有其独特性,是以国内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环境4个维度出发,设计了9个分项指标和20个具体指标,是目前国内数据最新、覆盖城市最多的城市文化发展指数。在2017年中国城市文化发展100强名单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南京、宁波、东莞和无锡列前十位。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文化、文化竞争力、文化形象竞争力和城市科技创新力度具有独特优势。北京的文化资源、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程度居全国城市首位。城市文化形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文化设施、文化意识、文化资源、城市营销能力4项二级指标、16项三级指标。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指标排名稳居第一,尤其在城市文化资源、文化意识和文化设施上,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化中心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北京在全国一线城市排名中遥遥领先。

根据“2015中国众创空间盘点,北京地区的众创空间有17个,占总体的34%,并且国际国内活跃度都有相对的提高,这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支持作用密不可分。此外,政府的政策助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众创空间的地域均衡分布,目前北京众创空间已经达到65家,分布在海淀、朝阳等9个区。北京在均衡自身众创空间地域分布的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尤其是京津冀地区。

但是,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部分众创空间的设立并非以创新、创业为出发点,而是着眼于套现政策红利,动用各种手段减少众创空间与政策补贴之间的剪刀差,具有明显的政策投机倾向。

蓝皮书课题组面向全市文化领域的创新创业企业展开了调查,调查显示,从整体上来看,创新创业基本涵盖了文创全行业,但是繁荣程度存在结构性差异,多集中于创新成果市场转化能力强的行业。其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文化艺术和广告会展等领域创新创业占比超过五成,分别占22.06%21.61%11.03%;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新闻出版等专业性强、经验要求程度高的行业中,创新创业占比仅在5%左右,分别占1.81%6.15%5.41%

此外,文创产业创新创业企业普遍集中在海淀区和朝阳区。调研显示,在创业方面,超过80%的创新创业企业注册在东城、西城、朝阳和海淀。其中,2014年海淀区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就突破1万家,朝阳区2014年新增文化创意企业7996家,两区每年的创新创业企业数量远超其他区。

从支撑创业的各类孵化机构来看,蓝皮书指出,孵化推动北京创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但是注册机制不尽完善。目前,北京市有150家各类型孵化机构(其中包括50家国家级孵化机构)、9000多家入驻企业、8000多家创业企业,形成了由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咨询和金融互动等环节构成的创业服务体系。

【上海】打造“两轴一廊、双核多点”城市文化空间

《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29日正式发布。规划显示,到2020年,上海将立项新建改建13项市级重大文化设施,打造体现国际标志性和文化核心功能的城市文化发展主轴,逐步形成两轴一廊、双核多点的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

根据规划,上海将优化和提升东西向的城市文化发展轴。沿朱家角虹桥商务区静安寺人民广场外滩陆家嘴花木地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浦东空港地区,进一步发挥文化资源集聚辐射作用,在东段浦东空港、张江地区和西段朱家角、虹桥商务区,积极导入文化设施和文化特色项目,打造体现国际标志性和文化核心功能的城市文化发展主轴。
    规划还提出,双核中的一核指完善上海人民广场文化核心功能区。按照规划,上海将充分发挥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及周边演艺剧场群等现有文化设施的集聚融合作用,建成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级。同时,全力打造另一核浦东花木地区文化核心功能区。在上海科技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现有文化设施基础上,建成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地标性重大文化设施,逐步形成上海文化新枢纽。此外,上海还将研究建设程十发美术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上海市少儿图书馆、上海文学博物馆,改建上海宛平戏曲中心、上海沪剧院、上海马戏城中剧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