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

  • 发布时间:2017-11-14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

1、两会开出“2017民生清单” 这12件事今年要做到!

 

来源:央视      2017年03月15日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一系列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工作任务和目标,提请代表委员审议讨论。

  对于这份“民生清单”,怎么落实?有哪些考虑和安排?两会上,相关部门给出了最新的权威回应

任务1--脱贫攻坚: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两会记者会上说,今年实行最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贫困人口享受到扶贫政策。他表示,在扶贫攻坚考核评估方面,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考核,还会组织省际之间开展交叉考核,同时委托科研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

任务2--医疗: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异地住院费用年内直接结算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医保方面,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2017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每人每年从420元提高到450元,要通过扩大药品保障范围、多措并举降低药价和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等举措,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在用药方面,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表示,2017年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预计将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600亿至700亿元。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任务3--养老:继续提高养老金,加快养老院建设

  自2005年到2016年,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十二连增。去年,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6.5%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民政部部长黄树贤在“部长通道”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加快养老院建设,放开养老市场,全面提高养老院质量。民政部会开展全面提高养老院质量的专项行动。

  任务4--环境治理:PM2.5浓度要明显下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两会期间表示,今年还要对15个省份进行督察,实现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还要对一些问题突出的地方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和“回头看”。

任务5--“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适当降低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3月7日,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将进一步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

  任务6--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扶持城镇困难人员、残疾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两会期间表示,将从5个方面入手,即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突出抓好创业工作、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确保零就业家庭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

任务7--拟定10月1日起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取消手机的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工信部将会积极推动企业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在10月1日前完成这个目标。

  任务8--我国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这意味着今年起,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将享受同样的“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贴生活费”的政策,每个学生背后的义务教育经费可以“钱随人走”,1300万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可以更安心上学了。

  财政部部长肖捷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我国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为实现教育经费的可携带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国务院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了学生依据学籍而不是户籍身份,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原则。

任务9--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加快居住证制度全覆盖。

  全国人大代表巨晓林表示,如何更好融入城市生活、提高子女教育水平,是当前很多进城务工人员的关注重点。希望政府不断努力,让他们真正在城市扎根。

  任务10--如何解决“二孩想生不敢生” ?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两会记者上表示,一要在“十三五”期间增加产科床位8.9万张;二要加强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三要加强儿科医生、助产士等紧缺人才培养;四要打造全程服务链,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检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等各个环节的全程式服务更细心、更贴心。

任务11——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法惩治黑恶势力犯罪和盗窃、抢劫、电信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

工信部部长苗圩做客央视新闻《部长之声》时表示,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要在全国各省市和国际出入口上加大技术手段的建设,防止来自其它地区的甚至境外的诈骗信息。全国人大代表郑杰建议应该从法律入手,增加电信网络诈骗专款罪名,将电信网络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明确规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电话、计算机等网络传播虚假信息,诈骗公私财物”。

任务12--公共和民办体育设施免费或优惠开放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表示,将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和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2、2017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民生话题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170308

 

在今年两会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话题毫无意外地成为关注焦点。从扶贫脱贫到公共服务建设,从医保制度到发展教育,代表委员对此纷纷发表观点,认为民生是为政之要,民生要优先得到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

  民生财政暖人心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原副主席甄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彰显民本思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表述让人倍感温暖。

  “无论是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还是打好扶贫攻坚战,都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又需要有效的组织、监管与落实。这些年来,公共财政进一步加大民生导向力度,以此为基础,动员和组织更多社会资源投入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民生领域,人们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得以提升。”甄砚说。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生改善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有突出表现。就合肥而言,经过这些年的持续投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已非常健全,甚至还出现了社会兴办的私人博物馆、自发组成的市民乐团。对他们,政府也在资金、场地上同样给予扶持。

  “无论是年内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还是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抑或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改善民生的内容既全面又具体。”全国政协委员、天津歌舞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瑛对本报记者举例说,天津等地政府部门加大对文化服务购买力度,并将其向广大公众平价或免费提供的做法就很有意义,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获得更多满足,专业院团和剧场也有了更大发展空间。

  协同发力是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中国下大气力解决好自身的社会民生问题,无论对中国自身还是对世界经济而言,都显得格外重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龙宇翔指出,在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农业资源利用不足与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并存。当前环境下,政府在促进就业保民生方面出实招,不仅因势利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返乡创业,而且出台了配套支持措施,大批农业转移人口得以走上新的岗位,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龙宇翔认为,由于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往往相互交织,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协同发力。他解释说,由于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在一些地方分布很不均衡,资源匮乏区域对劳动力吸引力不够,这就需要在鼓励和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时,有关政府部门要合理均衡地分配优质教育资源、增加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当地医疗条件,提升乡村及小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

  “今年两会,我最关心的民生话题特别是医保统筹。”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赵振铣对本报记者说,在他看来,实现统一、公平、普惠的全民医保制度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但是,现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两项制度城乡分割的弊端逐步显现,重复参保、重复投入、待遇不公等问题日益突出。2016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整合后的城乡医保制度实际运行情况,不仅关系上述既有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而且事关医疗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民盟中央组织各地的委员进行相关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份以构建更加公平、惠民的城乡居民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为主题的提案,从制度设计、政府责任、经办管理、统筹层次、法制短板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赵振铣介绍说。

  节用裕民获点赞

  扶贫是最直接的民生事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评价说,这体现出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扶贫经验,总结扶贫4法:一是“换脑”,改变贫困群众的理念;二是“育种”,培育当地的脱贫带头人;三是“造血”,充分挖掘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四是“夯基”,加强村基层组织建设,稳住脱贫成果。“在扶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如何来打好这场仗?”李振生认为,在扶贫过程中,一方面帮扶对象要精准,另一方面要建立第三方评定机制。此外,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注重信仰、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引导,也非常重要。

  如何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宋国权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例指出,主要是推进文化的供给侧改革。“政府做的所有文化服务项目,必须首先考虑人民群众是否需要,不要追求那些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的场馆建设,应该把一些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建在群众身边,建在群众中间。”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清大筑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许进表示,对政府工作报告,他印象最深的是“节用裕民”4个字。“政府工作报告里说了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这就是说,不仅要把钱节省下来,还要腾出更多财力投入民生等领域。

  许进建议,在民生领域,如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大家最关心,也是难点、痛点最多的地方,需要创新手段,以有效解决群众期盼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事实上,难点、痛点之所在,也是增长点之所在,要以民生痛点为引导,发现民生需求。

3、政府工作报告哪些实招让老百姓最有“获得感”

 

来源:新京报      2017年03月13日

 

在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同一时间,一份调查用超过57万受访者实实在在的切身体验,讲述老百姓对过去一年中央政府各项政策的“获得感”。

  中央电视台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6-2017)》显示,55.28%的受访者预期2017年收入会提高,13.52%的受访者预期今年家庭收入增长将超过20%。

  “中国家庭收入高增长预期的受访者比例,创5年新高,老百姓‘全面小康’信心十足。”有评论如此解读。

  更多具体数据支撑着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的回顾。调查显示,低收入人群2016年感觉幸福比例远超2014年,55.01%农村受访者认为2017年收入会提高,青海、西藏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省份收入信心指数排名位居全国前列,显示出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精准扶贫脱贫和扶农惠农政策的获得感。

  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为更多年轻人开辟出一条实现梦想的“绿色通道”。数据显示,90后年轻人在预期收入增长超过20%群体中的占比最高,达16.06%。而有创业意愿的受访者,预期收入增长超过20%的占比则高达30.03%,比没有创业意愿的人足足高出两倍。

  在另一项基于30多万条媒体、微博、微信、论坛等信息的大数据分析中,“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全年企业税负降低5700多亿元”、“清理规范192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开启深港通”等,成为网民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列举的去年主要工作当中“获得感”最强的政策举措。

  分析称,高达98.69%的网民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016年工作回顾”给予好评,高度认可我国发展在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下,仍然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的“成绩单”。而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涵盖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32项具体量化指标全部完成,被网民赞誉中央政府“言必信、行必果”。

  “超过99.68%的网民为‘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点赞,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持续推进等满意度均过99%。”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网民对2016年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工作成效的‘获得感’最高。”

  对于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部署,有97.68%的网民表示高度认可。其中,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工作部署,尤其是“提速降费”等一系列民生大礼包何时落地,最受网民关注。

  分析称:“网民期待各地各部门抓好落实,让《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利好真正‘看得见、摸得着’。”

  事实上,在两会期间的活动中,李克强总理已经对这些关切和期待作出了回应。他在参加西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写入‘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要让广大群众感到生活有滋味、未来有奔头!”

 

4、北京今年启动课程改革加重传统化文化比例

来源:法制晚报      2017年02月23日

 

  今天上午,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工作会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今年将要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诵读、书法、传统艺术等元素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个性化教育服务。

  此外,市教委表示,2017年,北京市将持续推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要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制定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行动计划,综合运用政策和资源杠杆,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同时,今年还将筹建北京统筹高中联合总校,同时为全市高中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配给上,今年将鼓励东城、西城、海淀等教育强区与通州区合作办学,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5、一批新规将实施  公共文化设施选址将征求公众意见

来源:央视      2017年02月28日

 

明天起,又有一批新法规正式实施,其中包括邮政包裹投递时间将缩短,有7类网购商品不适用于七天无理由退货,跨省市购买车票要实名……这些新规,你最关心哪一条?

  邮政包裹投递时限大幅缩短

  新修订的《邮政普遍服务》标准3月1日起施行。新标准规定,省际地级以上城市间、省际其它地区之间的信件送达时间由原来的9天和15天,缩短到7天和8天;普通包裹送达时间则由15天和20天,缩短到8天和9天。

  另外,投递方式也得到改进。新标准规定包裹由投递包裹领取通知单改为按址投递包裹实物,其中城市全部按址投递;农村地区(包括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乡、镇其他地区)5千克以下包裹按址投递到户或投递到村邮站,5千克以上包裹可投递领取通知单。

7类网购商品不适用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规定

  《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自3月15日起正式施行。根据办法,4类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包括:

  ①消费者定做的商品;

  ②鲜活易腐的商品;

  ③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④交付的报纸、期刊。

  此外,还包括3类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可以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的商品:

  ①拆封后易影响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拆封后易导致商品品质发生改变的商品;

  ②一经激活或者试用后价值贬损较大的商品;

  ③销售时已明示的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

  同时,网络商品销售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办法将依规对销售者予以处罚:

  ①未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擅自以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为由拒绝退货,或者以消费者已拆封、查验影响商品完好为由拒绝退货的;

  ②自收到消费者退货要求之日起超过十五日未办理退货手续,或者未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退货地址、退货联系人等有效联系信息,致使消费者无法办理退货手续的;

  ③在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超过十五日未向消费者返还已支付的商品价款的。

  电影院放映过程中不得插播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自3月1日起施行。法律规定,演员、导演等电影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德艺双馨,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法律还规定电影院在向观众明示的电影开始放映时间之后至电影放映结束前,不得放映广告。

  电影院未如实统计销售收入,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庭审活动须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修订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庭审活动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庭内配备固定或者移动的录音录像设备,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进口化妆品信息可全过程追溯

  3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进口化妆品境内收货人备案、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管理规定》正式施行。中国境内的收货人必须在进口化妆品收货人信息化平台上登记,提交进口和销售记录。对进口化妆品信息实施全程追溯,可保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能迅速召回问题产品,保障消费安全。

  污染企业将被记录在案

  环保部发布的《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3月1日起施行。办法实施后,各项工程的污染情况将事无巨细地被记录在案,环保工作做得不到位就别想动工,更没法鉴定验收。

  跨省、跨市购汽车票需实名 遗失可免费补办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自2017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规要求:省际、市际客运班线的经营者或者其委托的售票单位、起讫点和中途停靠站点客运站,应当实行客票实名售票和实名查验。根据《规定》,旅客遗失客票,经核实身份信息后,售票人应当免费为其补办客票。

公共文化设施选址将征求公众意见

  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落地施行。法律明确,公共文化设施选址应当征求公众意见,符合其功能和特点,有利于发挥其作用。

  根据法律,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公共文化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重建、改建,并坚持先建设后拆除或者建设拆除同时进行的原则。

  北京:急救车需配担架员 应当提供搬抬服务

  《北京市院前急救服务条例》3月1日起实施。条例规定每辆院前救护车应当配备医师1名、驾驶员1名,并根据需要配备护士、医疗救护员或者担架员等急救人员2名。明确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当为有需要的急、危、重患者提供搬抬服务。

  上海:新控烟条例实施 候车区禁止吸烟

  新修订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3月1日起将实施,上海的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违反条例规定的,可处以2000元-3万元罚款;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的,可处以50元-200元罚款。

河北:国家机关优先录用有良好记录的注册志愿者

  《河北省志愿服务条例》3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招聘、录用工作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有良好记录的注册志愿者。

  青岛:施行优待老人新规

  《青岛市优待老年人规定》3月1日起施行。新规明确了青岛市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养老服务、医疗卫生、交通出行、文体休闲、维权等5方面享受优待。

  青岛市新增实行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符合条件者按不同年龄档次,每人每月至少可以得到120元津贴,100岁以上者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