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

  • 发布时间:2017-11-14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

1、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给文化制定“大方向”“小目标”!

来源:广电独家    20170306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已于3月5日上午正式开幕。有项议程,一是听取总理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二是审查国务院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三是审查国务院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正值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中国故事备受关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在对“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进行回顾,以及对接下来诸多方面的展望中,可以看到,2017年各方面的改革创新将更加深入与细化。 

当然,“广电独家”最为关注的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文化、广电的部分。虽然篇幅不多,却是字字千钧!

令人备受鼓舞的是,2016年,政府做了很多实在事,其制度红利深刻影响了文化产业的方方方面。列举如下: 

——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 51.6%。(这当中,文化消费可是不可小觑的一笔呐。)

——深入推进“互联网+” 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 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互联网+”这一年也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进广播、电影、电视等方方面面,万众创新,多方重塑了当前的媒体生态。)

——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刚刚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取消“电影拍摄许可证”,减少审批项目、降低准入门槛,激发电影市场活力。同时,影片的审查、电影剧本的备案等多项审批事项,下放到地方机构,引导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电影市场环境。)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务实合作。(在过去的一年,围绕“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政府也做了诸多实在事,譬如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各电视台也推出了一系列相关节目,如央视的《数说命运共同体》《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百集特别节目》等。)

总理说,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有优势。对于新一年的目标,设定如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而在文化方面的目标任务,总理的话简短有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肯定了文化的双重属性,及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双重作用。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要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正如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文脉与国脉相牵、文运与国运相连”,对社科建设、文艺创作高峰的要求始终不减。)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

——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相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正式实施,将为此提供更好的保障。)

——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使更多人享受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人民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国家必将充满生机活力。)

 

2、2017年两会文化建设重点内容盘点

来源:搜狐网     2017年03月07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从政府报告到两会提案,都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极为关注。截至2017年2月20日,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提案460件。以下我们整理了今年两会文化和艺术领域相关重要议题议案,其中不少将得到落实,变成国家的施政内容。

  2017年两会文化建设重要内容盘点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今年我国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傅莹:正在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拟修定文物保护法和著作权法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傅莹表示:“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每当经济进入一个繁盛的阶段之后,往往就会出现文化、艺术的大发展。现在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万元人民币了,也接近了国际上中等收入的水平。现在大家也注意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在不断上升的。”

本届人大常委会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已经通过了有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在制定的有文化产业促进法和公共图书馆法。另外准备修改两部法律,一个是文物保护法,还有一个是著作权法。

建议进一步减免文物艺术品进境税率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建议调整文物艺术品进境税率。鼓励和促进民间流散文物回流方面,文物艺术品进境的高税负问题已成为文物回流的重要障碍。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下称《税则》)对未超过100年的古物设置了12-14%的进口最惠国税率以及高达50%的普通税率;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对所有文物艺术品课征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虽然近年国务院税则委员会将部分艺术品品类进口关税税率由12%暂时下调至6%,但调整后仍然整体税负较高,对文物回流未起明显作用。

  现阶段我国对文物进境实行的税收政策,不符一个文物流散大国对本国文物回流与保护的应有态度,也不符合“文化强国”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形象带来损害。因此,减免税负已十分必要性。

  调整税收政策,是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的要求。财政、国税、文化、文物、商务等有关部门有责任、有义务联合商讨制定出合理政策。

  同时,目前我国在“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方面的进口规模较小,2015年进口额仅为3.9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0.02%,减免其税收对整个商品进出口税收并无影响,并且不但不会对国内任何相关产业造成冲击,反而加大国内相关市场份额,从而使得增加国内相关纳税,以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建议“故宫”周边古建,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群组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建议,探讨并启动将太庙、社稷坛、北海、景山,以及端门、大高玄殿、皇史宬等古建群,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力提升这些文物古迹的文化知名度,在古都北京的核心区域形成气势磅礴的世界文化遗产群组。

单霁翔表示,历史上,紫禁城周边的皇家御用建筑与苑囿,与紫禁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目前,这些明清古建筑群,均为对社会公众开放的文化设施,也均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它们未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较小,很多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对它们也知之不多。

文物保险:加强法规制度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国有博物馆的运营,在国内专业保险公司中推行文物保险的提案

单霁翔还以故宫为例,建议除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加强政策支持和行业指导,继续加大事业专项经费投入,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或新设专项资金外,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国有博物馆的运营之中,使国有博物馆可以有专项资金为文物投保。

另外,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可根据目前文物市场的状况,在国内从我国专业保险公司中推行文物保险。

单霁翔表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方面通过建设强大的安全防范系统进行风险管理。另一方面为文物藏品办理保险。但由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数量巨大,如果为文物藏品全部投保,其核保工作之复杂、保费投入之巨大,必将无法想象,且难以承受。

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抢占全球文化产业主导权,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世界标签的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今年马特别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的建议》。他指出,中国数字文化产业面临着创新环境不佳、优质内容与优秀人才匮乏、国内外政策压力等问题,制约了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中国可以借鉴英国等国的做法,重新定位数字内容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内容生产、发行与消费市场之一。对此,马化腾认为,数字内容产业具有转方式、调结构、促消费、扩就业的独特作用,大力发展和壮大数字内容产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重要举措。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历经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泛娱乐”等中国特色的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涌现了一批世界级的数字内容企业,数字内容产业逐渐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振兴与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柱。中国应充分发挥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积极布局全球文化产业市场,推动中华文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抢占全球文化产业主导权,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世界标签。

 

3、文化部部长:只有让群众点菜 才能为政府点赞

来源:新京报      2017年03月12日

今日上午,国家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部长通道内表示,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政府送文化与群众要文化结合起来,“只有让群众点菜,才能为政府点赞”。

  雒树刚说,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文化领域一部基础性法律,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部门将从多方面,认真贯彻这部法律,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

  雒树刚说,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到公共文化服务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人们认识到什么正确错误,什么是值得提倡与反对抵制的。他说,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弘扬优秀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雒树刚说,要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存在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这是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些文化产品服务粗制滥造,甚至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的问题,群众十分反感。

  他表示,文化部门要培育文化精品,为文化精品的创造生产,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向人民群众提供艺术性、文化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产品,多提供寓教于乐、打动人心,群众喜欢看、喜欢听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雒树刚说,将落实好政府的责任,总的来说政府到是“保基本、保均等”。所谓“保基本”就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保均等”就是保障人民群众要均等的享有基本的文化服务。

  雒树刚说,落实好这部法律,还将扩大社会的参与。政府主导并不等于包办,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大家办,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让政府送文化与群众的要文化结合起来,政府的送菜与群众的点菜结合起来,“只有让群众点菜,才能为政府点赞”。

 

4、上海今起执行“最严控烟令”:室内场所全面禁烟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年03月01日

 

修改后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被坊间称为此间“最严控烟令”。当日起,上海的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1日,新《条例》实施主题宣传活动举行,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各控烟监管部门负责人等参加活动。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邬惊雷当日发布了上海市2016年度控烟监测数据。据监测:2016年法定禁烟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为8.5%,比2015年下降4.6个百分点;“无烟蒂”场所比例为83.8%,比2015年上升5.2个百分点;设置烟具的场所比例为17.2%,比2015年下降5个百分点。邬惊雷表示,2016年网吧、娱乐场所和餐饮场所违规吸烟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好转,但是违规吸烟发生率仍分别为34.4%、26.7%和15.2%,依然是控烟压力较大的场所。

  根据监测数据,法定禁烟场所对吸烟行为有人劝阻或执法的场所比例为40.9%,比2015年上升4.8个百分点。不同场所拦截受访人员表示能做到或支持室内全面禁烟的比例均超过了95%,其中机场、客运站超过99%。

  去年11月举行的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决定。据此,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妇幼保健院(所)、儿童医院;体育场馆、演出场所的观众坐席和比赛、演出区域等均禁止吸烟。《条例》规定,室外吸烟点的设定,应当远离人员聚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并放置收集烟灰、烟蒂等器具。

  据悉,原《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于2009年12月10日审议通过,2010年3月1日起施行。6年多来,申城公共场所依法控烟成效初步显现。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邬惊雷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10年《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上海法定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稳步下降,2016年底为8.5%,与2010年底的18.6%相比,下降逾10个百分点,降幅为54.3%;与2010年2月现行《条例》生效前的37.6%相比,降幅更高达77.4%。邬惊雷坦言,2016年上海市成人吸烟率为23.3%,其中男性为46.8%,仅比2010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他指出,这些数据既充分说明了控烟法律实施的意义,也客观反映了全面禁烟的必要。

  新《条例》在原条例限定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的基础上,扩大了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范围。新《条例》使执法程序优化,给予执法部门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降低执法成本,使违法成本上升。同时,治理机制发生了变化,新《条例》特别增加“综合治理”这一原则,强调综合治理、社会共治。

据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当日披露,该委已制定贯彻实施的总体方案;开发设计多种形式的控烟资料;完成了150万份禁烟标识、320万份控烟公益海报的发放张贴。上海将开展专项执法,形成依法监管的警示效应,3月第一周为首个“集中执法周”,有计划地对前期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场所进行重点复检,对整改不到位的场所、不听劝阻的个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市、区两级控烟执法部门将继续在4月、5月各固定1周为申城“集中执法周”。

  当日,记者在多个公共场所的电梯等人流聚集处均看到控烟公益海报及禁烟标识。据了解,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未履行规定义务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2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以上均为人民币)。

5、北京市新规:广场舞扰民或受治安处罚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年02月20日

 

2017年3月1日起,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将正式开始施行。新版条例的出台让人耳目一新,对于当下北京市民所关心的“健身场所”、“群众健身活动”等热点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全民健身是一项国家战略,政府在推进过程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新版条例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责任,要求根据全民健身的特点,按照面向社会、重在基层、属地为主、财随事走的原则,建立分工明确、相互衔接、运行有效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和机制,发挥主导、服务、保障作用。

为切实解决健身场所、健身设施资源不足等问题,新版条例不仅要求公共体育设施的有序开放,同时规定中小学校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期间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广场舞作为社区居民日常健身的重要形式,由于“噪音扰民”等问题近两年来备受争议。新版条例提倡文明开展个人、集体健身活动并指出,不得扰乱公共秩序、宣扬迷信、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情节严重者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行政处罚。广场舞扰民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发展健身服务业,通过市场提供丰富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可以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新版条例规定应当鼓励、支持、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力量提供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分别从推行公私合作模式、创建自主品牌赛事、促进健身消费、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健全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机制等方面作出指引性规定。

  北京市民所关心的问题同样是《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所关心的问题。全民健身的发展也将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