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宣传周@你:一句话读懂网络安全

  • 发布时间:2017-09-18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

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网络社会最基本的行为主体,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维护网络安全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同作用。对大学生、网络警察等不同身份的网络社会参与者而言,什么才是网络安全?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回答。

  互联网全覆盖人群——在校大学生:“招聘网络兼职,工资日结300元……”这些美丽的诱惑,请当心!

  有统计显示,目前几乎半数网络诈骗受害者均为青年学生,其中大学生是犯罪分子实施诈骗最为集中的人群。上述网络兼职的招聘信息就是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有闲余时间且急于“创收”的心理,以“轻松+快速高报酬”为诱饵对大学生实施诈骗的手段之一。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络信贷等已成为大学生网络安全的“重灾区”,诈骗短信、电话等安全隐患不时出现。保障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一方面需要高校在校园网安全管理方面作出努力,从源头上防止网络安全隐患的出现;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要具备识别网络虚假信息和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校园网络系统安全有保障,网络诈骗、非法信贷、不良信息等安全隐患远离大学校园,就是网络安全。

  通信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陌生电话勿轻信,多方求证保安心。

  发送带有钓鱼网站或木马病毒的短信、冒充公检法或熟人进行电话诱骗、利用运营商漏洞盗取信息或财产……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不法分子利用通信网络实施诈骗的方式也在翻新花样。如今,电信运营商各类用户规模增长,网络平台更加开放,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用户信息泄露、信息数据被截取、内容涉黄涉暴等网络安全隐患层出不穷。

  公众不再受电话、短信诈骗困扰,用户个人隐私与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就是网络安全。

  互联网安全监察者——网络警察:网安,民安,国家安。

  网络安全已不再单指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而是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城市安全、人身安全等更广泛意义上的安全。在当前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下,网络空间安全对全球竞争与发展格局都产生着深刻影响。网络警察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保卫工作的主力军,肩负着监督、检查、指导网络安全保护工作和查处网络安全违法犯罪案件的重要职责。对他们而言,维护网络安全,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为此,我国数万名网络警察坚持清理整治打击并重,针对新技术、新系统、新应用的特点和规律,与时俱进开展网络安全执法监管工作,是全国范围内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的坚强后盾。

  全国7.5亿网民都能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福利,就是网络安全。

  金融网络安全的向导——银行从业者: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是陷阱。

  无抵押贷款、高利息存款、免费办理信用卡……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快速增长、新兴业务迅速拓展的同时,骗贷等欺诈现象也暗自滋生,成为金融行业健康成长的阻力。不法分子通常采用盗用账户、骗取用户信任等方式进行恶意骗贷,或者利用机构、体系的技术漏洞对账户进行大规模的群体欺诈。捍卫金融领域的网络安全,需要着眼于新兴的网络科技,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持,提高数字证书、网盾等安全工具的使用覆盖率,有效识别涉及身份冒用等高风险的互联网金融交易,以“科技反欺诈”保证金融网络安全。

  用户对金融诈骗不透露、不轻信、不转账,个人财产更安全、网络理财更有保障,就是网络安全。

  互联网高度活跃人群——青少年:要做网络时尚达人,也要做网络安全达人。

  在网络用户呈现低龄化特征的同时,网络犯罪主体的低龄化也愈加明显,参与网络犯罪的未成年人数迅速增长。网络空间既新奇时尚又充满诱惑,青少年由于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对网络欺诈、钓鱼网站、不良诱惑等安全隐患的警惕性低,容易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遭受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就是要让他们在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探索、学习、成长,成为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新兴力量。

  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适度娱乐、远离诱惑,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就是网络安全。

  抵御风险的“终极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从业者:

  织一张网络安全防护网,为全国7.5亿网民的个人信息安全“把关”。

  网络安全离不开技术保障,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网络安全保障的质量和效果。有数据显示,存在漏洞的网站、APP占总数比例高达27.8%,要修补这些随时更新的网络漏洞,就需要强大的安全技术保障团队做支撑。今天,网络安全技术从业者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们密切跟进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以敏锐的觉察力感知网络安全风险的存在,并及时消除隐患。

  网络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系统数据信息不被破坏、更改、泄露,网络服务不中断,就是网络安全。

  网络社会最基本的行为主体——普通网民:自护、自律、自强,做好自己的“网络安全卫士”。

  网络安全隐患多与个人信息泄露有关,个人信息数据泄露问题得不到解决,网络安全也就无从谈起。一旦黑客利用高危漏洞对系统进行入侵和篡改,网络诈骗和其他网络犯罪就会有机可乘,网民就极有可能遭受人身和财产损失。保护普通网民的网络安全,就要让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保障每一位网民的信息安全。

  在各类网络社交、服务平台普及实名制的同时,个人身份信息、隐私及合法权益安全有保障,就是网络安全。

  人是一切安全问题的根源,也是安全生产力。维护网络安全,关键在人、核心在人。在网络社会中,拥有不同分工的人群对网络安全的理解看似不同,实则殊途同归——网络安全,就是“人的安全”。(摘自新华网)